2021年,物流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海運的價格也開始飆漲。
中遠海控上半年實現營收1392.64億元,同比增長88.06%,凈利潤370.98億元,同比增長3162.31%;中谷物流上半年總營收56.04億元,同比增長26.23%,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342.9%。
自年初以來,這兩家物流企業凈利潤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其他相關物流企業如中遠海特、中遠海發顧家累計漲幅超過了70%。
運費暴漲,一箱難求
據寧波港數據統計,集裝箱海運價格增速迅猛:美西航線2020年8月的運費價格是4400美元/柜,2021年8月已漲至18000美元/柜,漲了4倍;而拉美航線在2020年6月以前的運費價格是1200-1300美元/柜,2021年8月已翻了10倍,漲至14000美元/柜。
運費上漲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受疫情影響,船只停岸時間延長,成本增加,進而導致運價的上漲。
按理來講,疫情影響的不僅僅是供求,需求應該也會有所影響,運價會趨于平衡。但是由于我國疫情控制得較好,相關產業鏈得到很好的保護,使得我國的對外貿易需求大幅度增長。
海運價格還會漲嗎?
先說結論,價格會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平穩。
9月份以來,多家海運公司宣布暫停運價上調,全球10大航運公司已有半數施行了“運價不漲”的政策。
國家方面,交通運輸部將持續落實穩定對外貿易的相關措施,引導國際運輸公司加大對國內出口的供給,提高集裝箱的周轉效率。
降本增效新方式
除去貨物運輸費用,貨物流轉的物流成本也不容小覷,尤其是傳統作業方式的物流企業,更需要尋求新的突破,降低運營成本。
以貨物入庫以及出庫信息采集為例,傳統人工作業方式需要測量貨物的長寬高、體積和重量等信息,然后將數據錄入到管理系統,不僅需要耗費人工,而且數據容易出現誤差,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為提高企業作業效率,降低企業營運成本,異方科技研發了貨物體積測量DWS設備,可以快速采集規則/非規則貨物的體積重量等信息,并支持對接到數據管理系統,實現高效的物流作業。
目前,體積測量設備共分為移動手持型、靜態/動態測量、大貨測量設備,能滿足絕大多數物流企業的使用場景,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如果你對貨物體積測量設備感興趣,有量方稱重掃碼的需求的話,評論區留言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