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貿一體,我用大白話解釋一下就是自產自銷,公司自己有工廠,有技術研發團隊。
對新人來說,其實工貿一體的公司學到會更多一些。你涉及到的工作內容,跨部門協調的事情會很多,是一個很好的歷練自己的機會。那么進入工貿一體的公司,外賣新人初期應該怎么做,能夠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呢?
下面我以自己的一段工作經歷為例,我當時的熟悉時間大概用了一個月。背景是公司是大型制造業企業,占地100畝,行業龍頭企業,當時分4條產品線。閑話不多說,前方干貨預警:
第一步:快速了解公司及產品信息A. 信息獲取渠道:
a. 公司網站;
b. 產品樣冊(中英文的都要看);
c. 公司對外推廣用的PPT(管市場部要,中英文的都要看,如果沒有英文的PPT,按照中文內容翻譯成英文)
第一步很重要,我們說你得帶著問題去學習,那首先你得有個大致了解吧。為什么現在很多應屆生說領導不愿意教自己,沒耐心是吧。不一定是沒耐心,你要基礎的信息都沒有了解,問的都是公司資料里能找到的答案,那領導肯定不愿意搭理你。就是勸大家一句,不要懶。
要求能用英文描述下面各項內容,目的是讓別人聽得懂,不需要太復雜,主要是日后和客戶交流使用。公司的成立年份,規模,產品線,應用場景,主要客戶,重點項目,各產品線的優勢及工作原理。第二步:下車間,快速了解各產品的加工流水線下車間不是不是讓你去當操作工干活,是帶著問題去找答案。第一周的時候看了資料,樣冊,你是通過圖片和文字來了解的。接下來你要去看實物了,然后把文字內容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想辦法在下車間的過程中解決掉。
你需要帶著筆和本子,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在車間問操作工。產品實物的照片你可以用手機拍下來。
總結一下我當時通過下車間學習到的內容:A. 整個廠區的布局,每個車間都是加工什么產品的,哪些車間涉及商業機密不對外開放當你有客戶來驗廠的時候就發揮作用了,如何制定參觀的路線,如何避開不對外開放的車間,自己心里都得有個數。
B. 所有產品線產品的內部結構按照樣冊上的內容逐一對應,拍實物圖樣冊上的實物圖和工作原理圖很多看起來很抽象,基本就是個示意圖。如果你想讓客戶覺得你比較專業,那你就需要通過實物讓自己更懂。
我當時是拿著樣冊,把每一個工作原理圖和實物對,有不懂的當場就問操作工。操作工解釋不清楚的,我就拿筆記下來,然后去問技術。
C. 主要配件和原料的供應商這不是要賣商業機密啊,這是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將來在和客戶價格談判的回合中會用到。對產品的等級劃分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當客戶跟你說一些小作坊工廠,雜牌的價格比你便宜一大截的時候,你可以有理有據地說你們的產品為什么價格比客戶說的那家貴,為什么別別人家的好。而不是就會那一句,我們的東西好,誰不這么說啊?
D. 主要設備的數量,產能要清楚當時我們有一批國外進口的設備,樣冊上只是寫了有國外進口設備,但是沒寫數量和都是做什么用的。下車間以后,我拍了照片,用本子記下來一共有幾臺,每臺都是用于生產哪個產品線的產品的哪個零部件。
后來有客戶來工廠參觀的時候,我都會給客戶介紹我們的進口加工設備,客戶很驚訝說你看著很年輕,懂這么多,以為我在這家公司工作很多年了。其實我當時剛入職3個月而已,客戶說你的老板應該為有你這樣的員工感到驕傲。
第三步:學習并掌握選型軟件很多技術型的公司有自己產品的選型軟件,其實按規定基礎的選型可以填單子讓售前去做,但是要3個工作日反饋。公司幾百個銷售,很多項目需要做方案,有大的有小的,只能排隊。
對于比較簡單的產品選型,能用軟件搞定的,我就自己做。前期學的時候讓同事,技術教我,我在旁邊記錄步驟,不會的就問,當場解決掉。后面選型都是我自己完成,有一次周五馬上下班了,客戶發來一個詢盤,要做100多個選型,我花了3個小時做完當天就發給客戶了。
很多規模大一些的公司,銷售人員多,支持部門人手不夠,工作量大,不可能每次都在你的客戶能等待的時間內完成。那你怎么辦呢?自己學唄,反正技多不壓身。搞不定的就交給技術部門去做,比較簡單的,能自己學就自己學,多掌握些技能沒有壞處。
總結一下,外貿新人如果加入的是一個規模尚可的工貿一體公司,是一個不錯的鍛煉自己的機會。肯花心思和時間打基礎的人,能力提升會很快。初期大致要熟悉公司和產品信息,下車間去了解學習弄清楚整個工藝流程和加工線都有哪些步驟,盡可能地多掌握一些技能,簡單易操作的能學就學。
深耕外貿行業12年,英語翻譯專業,分享職場經驗,英語學習方法點個贊,關注我,關注專欄,帶你了解更多外貿內容Sindy 外貿知識百寶箱 - 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