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1951年學校建校之初,就匯集了國內一批國際貿易領域的知名學者。1954年,為新中國培養國際貿易專門人才,在原有教師的基礎上,以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貿易專業為主干,吸收了北大、清華、燕京等國內著名大學的部分國際貿易師資,創建了中國最早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國際貿易學科點,并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形成了早期的國際貿易學科體系。從1954年至1960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新中國唯一被批準從事國際貿易教育的高等學府。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承續著中國近代國際貿易學術之脈,歷經60年的發展壯大,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國際交流等方面保持著國內領先水平,至今已發展成為一所在海內外有著重要影響和廣泛學術聲譽的經濟、金融與商務綜合發展的研究型學院。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現設8個系,分別是:國際貿易學系、金融學系、經濟學系、國際運輸與物流學系、政治經濟學系、國際商務與合作學系、數量經濟學系、財政稅務學系。
學科建設近年來,在教育部和專業評估機構全國學科評比中,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的應用經濟學學科均名列前茅。其中,國際貿易學是在我國高校居于領先地位的國家級重點學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擁有九項國家級榮譽獎項。2016年2月23日,在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中國科教評價網推出的《2016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中,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大學中2016-2017年排名第一(全國547所),國際貿易學研究生在2015-2016年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位列第一(全國165所),國際商務碩士在2015-2016年專碩一級學科排名第一(全國92所)。2017年,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首次進入世界400強榜單(QS排名)。學院的國際化程度位居中國高校前列,擁有應用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應用經濟學、法與經濟學和低碳經濟學三項北京市重點學科。
2019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錄取名單2019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復試分數線為378分。
434國際商務專業共有121人進入復試,最終一共錄取120人,含骨干2人,士兵1人。
434國際商務專業考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100分;
②201-英語一,100分;
③396-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150分;
④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150分。
外國語聽力和口語測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不計入初試成績。
學習方式及年限學習方式為全日制,全日制學生脫產學習,學制2年,學費共計5萬元。
全日制學生學校安排住宿。
2019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招生擬錄取人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近6年復試分數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近5年報名錄取比例434國際商務專業2014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報考數是373人,最終錄取人數是102人,報名錄取比例約為:3.66:1;
2015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報考數是527人,最終錄取人數是123人,報名錄取比例約為:4.28:1;
2016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報考數是830人,最終錄取人數是130人,報名錄取比例約為:6.38:1;
2017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報考數是923人,最終錄取人數是140人,報名錄取比例約為:6.59:1;
2018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報考數是891人,最終錄取人數是140人,報名錄取比例約為:6.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