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疫情引發關注。在1月10日的深圳疫情發布會上,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林漢城介紹,本次疫情中的病例1從事國際貨物供應鏈工作,近期有境外物品接觸史,暴露于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
國際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下,境外病毒輸入一直是防疫痛點。除人為攜帶病毒外,境外物品尤其是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風險較大,據廣州臺報道,2021年12月上半月,廣東攔截了14起冷鏈食品陽性事件。
為進一步防止“外防輸入”,切實保障進口冷鏈食品安全,大灣區采用亞略特提供的互聯網+冷鏈監管解決方案,實現了進口冷鏈食品從提柜到進入集中監管倉的全程大數據監控,扎緊冷鏈物流口袋。
該方案以大觀視界為數據中臺,通過分布式的AI邊緣計算單元,將生物識別算法、行為分析能力與云端大數據平臺相結合為大灣區冷鏈監管賦能。AI邊緣計算單元可將算力分布至場景前端,進而實時對場景事件做出反應和處理,無需等待中心端的巡檢算力,不會遺漏。據工作人員介紹,集中監管倉納入平臺后,一旦發現不規范的行為,AI系統會智能抓拍,作為督促他們改正的證據。通過硬軟件協同,“云-邊-端-安”的可靠架構,該方案做到了前端感知,智能分析,數據匯聚等智能化全流程管控。
冷鏈之所以成為防疫薄弱環節,主要原因有三點:低溫環節病毒存活時間長;冷鏈貨品數量多;管理環節冗長,接手人員復雜。在常態化防疫背景下,高昂的管理成本和防控壓力不斷倒逼冷鏈管理手段升級,AI數字化管理方案在冷鏈領域也越來越常見。
據悉,不止在大灣區,亞略特早在2020年12月就為江西省提供了智慧冷鏈監管解決方案。整套方案通過完善冷鏈系統人員、車輛監管漏洞,降低人為傳播病毒的風險。
人員監管上,通過部署在冷庫中各環節的AI邊緣計算感知單元,智能分析管理范圍內的人員行為。非授權人員闖入、授權人員行為違規,系統會通過行為分析自動做出判別、記錄、標志和預警,保障作業人員行為規范。
車輛監管上,通過AI邊緣計算單元的全時段監測,系統能快速識別車輛所屬公司、貨柜號編碼、車牌號等信息,并快速分析判斷,發現不合規情況自動預警。此外,系統會精準記錄車輛信息,做到“來源可追,去向可查”,不放過任何一輛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車輛。
與傳統冷庫監管手段相比,亞略特冷庫智慧監管及風險管控方案大幅提高了監管效能。通過AI智能設備,系統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檢查,每天視頻識別和智能分析超過8萬次,是人工巡查效能的3000倍,為監管部門賦能。
國外疫情持續蔓延,冷鏈防疫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斗,AI在其中應當起到更多的作用,進一步發揮科技防疫的效能,讓AI為“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20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