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時代的到來引發入口之爭,而智能音箱首當其沖,不僅成為廠商IoT控制的中心,也成為消費者進入人工智能世界的第一站。隨著巨頭們的不斷競爭,目前整個行業格局已經漸漸清晰,在最新的IDC數據中,天貓精靈穩居行業第一,更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已經將整個生態開始通過天貓精靈向用戶開放,一個智能化的時代即將到來。
IDC數據展現行業格局
3月20日,國際著名權威數據調研機構IDC發布了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全年數據報告,報告中顯示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在過去的一年經歷了爆發式發展,其中天貓精靈以1561萬臺的出貨量穩居中國市場第一,同比增長87.9%,而IDC數據也表明,天貓持續領先背后,是阿里巴巴已經建成中國最大的物聯網平臺。
事實上,早在2018年阿里巴巴就將IoT升級成繼電商、云計算、金融、物流之后的第五大戰略,而在2020年1月1日,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天貓精靈業務升級為獨立事業部,由阿里云IoT負責人庫偉負責,戰略地位進一步獲得了提升,這也可以看作是對天貓精靈行業地位的一種肯定。
緊隨其后的則是百度和小米,不過小米音箱目前頹勢盡顯,究其根本原因大概是智能音箱看似是一個硬件,但實際是一個服務,在服務端的缺失可能是小米音箱啟動更早卻后繼乏力的原因。而百度的小度智能音箱距離天貓精靈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其在搜索和內容上的優勢還是非常有競爭力。
不過面對阿里生態支撐的天貓精靈,市場表現還是略遜一籌。在完成基本數量的終端鋪設后,我認為智能音箱領域可能會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競爭時代,也可以說是一個智能生態的競爭時代。最終誰的產品能夠解決更多的問題,可能最終才會成為消費者的首選。考慮到智能音箱本身價格不高,用戶更換成本也不高,所以這種競爭還是會對于整體格局有一個比較大的影響。
而從全球的格局來看,實際上也呈現了類似的特點,亞馬遜一騎絕塵,遠遠領先谷歌的出貨和份額,而蘋果智能音箱則和手機助手Siri一樣,起的早五更,卻趕了晚大集,基本退出了競爭。而亞馬遜和阿里,谷歌和百度,蘋果和小米可以說是有點一一對應的關系,所以不管是從中國的出貨還是從海外的出貨來看,電商和云比較領先的亞馬遜和阿里在智能音箱上也都比較領先,搜索和信息比較有優勢的谷歌和百度也都是緊隨其后,而硬件廠商反而在競爭中不占優勢。在中外對比印證之下,基本可以確認這個特點并不是企業競爭的巧合。
多管齊下建立優勢
不過數據分析起來容易,但競爭還是要真刀真槍,天貓精靈的領先絕不是一個單一的原因,而這背后事實上還是有非常多的操作值得深究。這些操作大概可以從三個維度來看,第一個產品迭代的能力,第二個生態支撐的能力,第三個則是營銷銷售的能力了。可以說這三種能力缺一不可,相互支撐,是一種真正綜合實力的體現,包括了產品力,技術力和渠道力,天貓精靈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可以說是可圈可點的。
目前天貓精靈大概是有智能音箱中的最多產品形態,以適應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而并沒有拘泥在傳統的音箱形態上,這種產品理念也逐漸被更多競爭對手所借鑒。天貓精靈在2019年發布了多款不同設計的音箱新品,除了常見的無屏和有屏音箱款式,還有聯名多個IP的天貓精靈方糖聯名款,引發了不小的粉絲圈震動。
而車載款、美妝鏡款的天貓精靈,則展現了天貓精靈開始場景化運營的野心。比如天貓精靈QUEEN智能語音美妝鏡,可以說把智能帶進了美妝領域,讓用戶在美妝的時候也可以有人工智能的幫助,而這也會讓我們看到未來直接推薦天貓購買化妝品的可能。這種靈活性的產品設計,使得天貓精靈有點“音箱+”的意思,而在未來,我們也許會看到更多的產品開始內置了智能音箱,給用戶進行更多的智能化交互。
(天貓精靈QUEEN獲得年度最佳LED化妝鏡單品獎并將在金妝獎盛典發布全新產品)
在生態建設方面,天貓精靈的優勢也比較明顯,截至2019年9月25日其已接入超過660多家IoT平臺,覆蓋超過60個品類,900多個品牌,2.35億可連接設備,成為最大的IoT生態開放平臺。
憑借天貓平臺的巨大優勢,2019年70%在天貓發售的智能新品都支持天貓精靈的控制,而與智能助手合作的IoT語音交互商品在雙11期間,品牌數量相比去年增加近400個,商品數量相比去年增長超過550%。這足以看出天貓精靈的智能生態優勢非常明顯,阿里云物聯網生態云+端協同的路線,也是技術上領先的一個特點。
而在明星以及IP合作方面,可以說是天貓精靈成功的另一個原因,天貓精靈與明星朱正廷、許魏洲、IP(皮卡丘、小馬寶莉、哆啦A夢)、品牌(星巴克、百事可樂)等推出聯名款,以及在綜藝節目中的植入使得品牌影響力在普通人群中大大提升,打開了非數碼核心用戶群體的入口,開始逐漸將產品下沉到更廣泛的空白市場,這也是天貓精靈銷量能夠獲得不斷增長的重要原因。
云技術的生態之戰
從智能音箱行業的發展來看,我覺得未來將是一個云技術為基礎的生態之戰。首先的決定因素還是技術,各家智能音箱發布會介紹的核心也是語音識別系統。這種識別系統不僅要精準地實現語音識別,還要實現模糊的語義識別,這樣才能夠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比如說,我經常會說來一段寶寶吃飯的歌曲,相比較打開窗簾之類的事情來說,這種比較模糊的需求可能是用戶對智能音箱真正的需求,這也是考驗各家平臺智能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向。阿里云在這方面優勢還是比較明顯,全球領先的聲紋識別技術甚至已經實現了語音的在線支付,同時某些帶攝像頭的產品也支持了手勢識別,讓消費者可以不光用語音還能夠通過手勢來進行操作,這些其實都是技術帶來的優勢。
生態的優勢我覺得除了支持的設備更多之外,內容方面的優勢也至關重要,很多時候一些智能音箱的問題就是沒有辦法提供版權內容,你想聽的很多歌都沒有辦法聽。在這一點上阿里大文娛的支撐就顯得尤為重要,包括音樂視頻都能夠提供不錯的內容支撐。當然這些內容生態建設還是要看各家平臺的努力,誰能夠更好的無感知提供消費者需要的內容,我覺得誰就能最終贏得這場競爭的勝利。
智能音箱的發展現在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對用戶需求的理解還遠達不到人工智能的水平,可能更多的還是在機器智能上,這一塊在未來的提升空間還是非常大的,畢竟我們更多的時候需要的還是一個能夠主動為我們提供服務計劃的產品,而目前的產品能夠反饋我們的需求就不錯了,更多時候無法識別帶來的反復喚醒交流更是一件很煩的事情。大多數人可能更希望有一個鋼鐵俠那樣的智能助手,我希望這一天可以早點來到。
總體來看天貓精靈還是占據了行業的領軍優勢,它為其帶來更多的數據,也為人工智能帶來更快的學習,所以現在不大的差距隨著AI學習的滾動提升,未來形成滾雪球的優勢也未必不可能。相信在2020年,這場行業競爭會真正塵埃落定,而天貓精靈已經拿到了自己的賽點。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