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呀!”安徒生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在全球流傳,而馬云正成為捅破中國OEM(代工生產)企業和全球大品牌之間微妙關系的那個勇敢男孩!行業專家認為,中國企業的出路是從OEM轉向ODM(原始設計制造商)以及OBM(代工廠經營自有品牌)的轉型升級,最終走品牌化發展路線。這是一個歷史的必然選擇,而這個轉型和知識產權之間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調和的。
從2012年開始,鋼鐵行業已經過了四個冬天,從2015年開始過寒冬,可以預見未來5至10年,都將是寒冬。面臨產能過剩、融資困難、利潤大幅下滑的局面,鋼材價格跌到了20年前的水平,越是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更需謹慎。而未來OEM定制的方式,也許讓鋼鐵電商對這個產業可能提供了一個大的突破點。
事實:全球大牌大多出自中國OEM
馬云力挺OEM和知識產權: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令人驚嘆的變化。據了解,針對中國制造業轉型,馬云不久前在阿里巴巴投資者大會上對OEM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大品牌通常用很多OEM,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OEM,他們(代工商)沒有渠道,但忽然他們發現可以通過互聯網賣產品。(因此)生產正品和仿品的可能就是同一個工廠,他們的產品不見得比正品差,同時有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他們面對的不是知識產權問題,他們面對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問題。”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這已經是客觀事實,特別在服裝、鞋帽、箱包、3C數碼、家電等消費品領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同時OEM的模式也支撐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名牌商品,換句話說,這些產品實際上都是中國制造。
除了眾所周知的蘋果案例,調查顯示,歐美國際大牌、奢侈品大多數都是通過中國OEM工廠生產:在家電行業,即使是國內著名家電品牌的海爾、格力、美的等企業,迄今也仍有30%~40%來自于OEM收入。例如,2015年美的集團OEM業務560多億元人民幣,占集團總收入的40%;例如,惠而浦,其冰箱、空調、洗衣機的生產工作均由海信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與國際品牌長期的合作關系中,中國OEM企業的生產工藝、管理水平、研發能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具備了世界一流工廠的水準。正是這些生產和管理基礎,為中國OEM企業發展自主品牌、電商品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家電3C領域,近年來,小米、樂視等新型消費品牌的崛起,也正是依賴于中國制造業扎實的功底。
機遇:互聯網成中國OEM突圍新機遇
在業界看來,未來的制造業是軟件定義制造業;未來的制造業是數據驅動制造業。關于OEM的轉型:首先,互聯網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其次,構建自己的品牌;再次,生產能力的柔性化。
不可否認,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正為中國OEM工廠提供了新的機遇。
以小米手機、裂帛,茵曼等互聯網品牌為例,在渠道建立方面,企業由過去傳統的訂貨會、發布會、經銷代理模式,費時費力地在全國和全球建立分銷渠道,到現在更多通過電商自營、網絡分銷等方式,迅速建立覆蓋數以萬計消費者的渠道。可以說,互聯網為中小企業和中國OEM企業轉型升級開辟了新的空間。例如,在淘寶平臺上,出現了數百個從OEM工廠轉型過來的“淘品牌”,林氏木業、茵曼女裝、奧朵燈具、小熊電器、SKG家電等等。
平衡:在規模化生產和個性化反向定制之間
個性化生產與工業化大規模制造本身相互矛盾。傳統工業時代,勢單力薄的終端用戶話語權小,上游鋼廠憑借占據優勢地位對終端用戶不夠重視,而且受技術手段所限,鋼廠也很難獲取精準的客戶需求數據,只能簡單生產,導致鋼廠的產品種類匱乏,終端用戶的需求僅能勉強滿足,要想實現定制化生產,只能求助于小型鋼廠。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和云計算的普及和完善,鋼鐵電商通過集合各類規格鋼材的大量訂單,由鋼廠安排專門的生產線生產,訂單驅動智能化生產,消除盲目生產,在規模化生產和個性化反向定制生產之間找到了平衡。即便是再分散的用戶個性化需求,也可以通過集中需求來實現工業化生產。
中鋼網董事長姚紅超表示,在某種意義上,好的鋼鐵電商就是一家沒有圍墻、沒有一臺高爐、沒有一條生產線的智能工廠,讓資源與需求直接對接,賦予普通用戶直接參與生產環節的天然權利。
傳統制造業的鏈條上分布著一個個信息孤島,阻礙了信息流動,資源共享和效率提升。如今通過大數據、物聯網和云計算的技術手段,可以打透且鉤聯起一個個孤島,匯聚海量的數據和資源,最大限度的減少資源閑置和優化資源配置。姚紅超表示,平臺上的各個用戶、各個端口、各個渠道每時每秒都在產生數據,中鋼網要實現由數據來驅動生產,使生產柔性化,降低成本,提升反應速度和效率,通過一款APP就可以實時監測價格、庫存、加工、配送和生產。
過去中鋼網采用集采分銷的方式,類似于團購,但隨著平臺的成熟和海量數據的沉淀,未來中鋼網要鉆井式的深挖這些數據,來實現OEM(平臺委托鋼廠定制生產)的反向定制。反向定制不同于簡單的團購,不僅僅是聚集一定數量用戶再進行統一采購。真正的反向定制是通過分析數據,精準分析出哪些產品更受歡迎,消費者普遍行為偏好,發揮平臺在采購和銷售兩端的專長,幫助產業鏈的每個環節最大程度的壓縮成本和控制風險,做出快速響阿應的商業模式。
中鋼網利用自身信息優勢,對接上游煤炭、礦產等行業及下游終端客戶需求,向鋼材加工企業提供包括生產原材料和下游訂單在內的全部必要元素,形成完整的OEM定制加工模式。有利于積累用戶流量和粘性,形成覆蓋鋼鐵全產業鏈的信息和交易平臺,拓展了未來發展空間。
用戶個性化、定制化 消費需求的逐步釋放,促使電商平臺的服務重心從前臺的撮合交易轉至后臺要素(生產、加工、配送)的再組合。此外,中鋼網還認為,在深耕全產業鏈和生態體系建設的同時,要重視鋼廠、鋼貿商、物流商、加工商、終端用戶這張大網上各個連接節點上的標準建設。
落地:最重要的戰略貼牌生產已在山東聊城
從信息平臺、交易平臺、物流平臺再到供應鏈金融平臺、加工推送平臺,是目前鋼鐵電商的幾大類型。根據實際情況,各個企業定位不同。中鋼網的最終定位是做一個“鋼鐵版的小米”,即鋼鐵行業的貼牌生產。鋼鐵電商產業鏈包括信息、廣告、會員、交易、物流加工配送、金融、OEM等九個環節,其中最能賺到錢的可能會是OEM(替牌生產)。
“未來根據企業的發展公司將決定是否布局供應鏈,可以確定的是,中鋼網最重要的戰略是替牌生產,該項目已在山東聊城落地。”姚紅超說。
多年的努力后中鋼網已經開發出了豐富的贏利模式,從“鋼廠—大代理商—中間商—零售商——終端用戶”,到“鋼廠—中鋼網—終端用戶”,實現了對鋼鐵交易鏈條的一次明顯優化。
那究竟是一個傳統業態下的互聯網改造,還是用互聯網去顛覆一個傳統行業?對此,姚紅超十分肯定的說,“顛覆是不可能的,但改造是可以的”。他認為,互聯網的引入對產業升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互聯網不可能生產一噸鋼材,行業內大部分人傳統行業出身,對互聯網的理解并不深刻,面對互聯網的沖擊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不過,“我們很期待看到,未來OEM是否能真正顛覆這個行業。”
盈利:電商盈利模式增值服務+OEM
全國目前有300多家鋼鐵電商,大約有20多家做得還不錯。各家平臺還處于前期的用戶沉淀和大數據積累階段,尚未形成很好的盈利模式。各家機構對鋼鐵電商如何盈利這個問題都十分關切。
姚紅超認為,平臺未來的利潤點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廣告、供應鏈金融、倉儲、物流方面的增值服務,另一方面是OEM(平臺委托鋼廠定制生產)。OEM在電子產品領域的運用大家都比較熟知,在鋼鐵行業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中鋼網的平臺上沉淀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數據,可以精準的分析出哪些產品更受歡迎,市場對某類產品的需求量是多少,而且平臺專長于采購和銷售兩端,在產業鏈的每個環節可以最大程度的壓縮成本和控制風險。
OEM具體怎么做呢?首先,平臺先要購進礦石、煤炭和焦炭,然后將這些原材料運至合作鋼廠加工,最后再將加工好的產品運往鋼貿商和終端用戶。
為什么OEM可以最大程度的壓縮成本呢?第一,和鋼企采購原料不同,中鋼網采購時會給原料供應商明確可期的付款時間,供應商也就沒有了加價對沖風險的動力;第二,平臺本身就是輕資產,用互聯網獲取訂單成本比較低,財務成本低,扁平化管理。中鋼協的最新數據顯示,國企噸鋼財務成本為每人136元,民企為89元,行業平均為117元;第三,在運輸環節上,平臺可以尋找到最便宜、最高效的方式。例如,要從天津港(8.57 +1.30%,買入)運送原料到河北涉縣,按照國有鋼企的做法,通常會采用噸鋼成本在86元的鐵路運輸,而汽運在65元,甚至有的運輸商可以做到52元。在運輸環節,中鋼網以“高效、價廉”為宗旨,靈活采用多變的方式。
也正是由于上述各個環節的嚴格把控,才能將隱形成本最大程度的壓縮。與日常消費品電商平臺不同的是,鋼鐵電商服務的目標人群較窄,大概只有3000多家鋼廠和礦企、20萬家鋼貿商和15萬家終端用戶,一家平臺有10萬的流量就算有點規模了;鋼鐵電商的客單價比較高,平均都在幾十萬。姚紅超表示,服務好這一窄眾人群,做好供應鏈金融,才能不斷擴大市占率。
未來:鋼鐵電商的發展在服務、基礎設施
對民營鋼鐵企業來說,轉型升級是今后的唯一生存之道。民營鋼鐵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實現由規模發展到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轉變。面對今后形勢,必須從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入手,使轉變發展方式真正成為自己的行為。
姚紅超說到,未來競爭一定是在服務上,不管是鋼產還是鋼貿商,未來是往服務型轉變。到3.0時代,除了基礎服務外,我們還為平臺上所有用戶提供各種增項服務,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增值服務,最終整個提升平臺效益。
鋼鐵電商的未來在鋼鐵貿易的基礎設施。鋼鐵電商現在做的一些事情,包括一些模式和環節,其實就是在打造整個商業過程中類似于基礎設施之類的東西,包括交易平臺。交易平臺像一個大集市,原來是比較分散的,在各地的集市通過交易平臺把它整合起來,使整個交易變的更透明。
供應鏈金融實際上就是和基礎設施里的銀行一樣,未來提供的是在平臺上所有參與方的金融服務,包含資金歸集等,這對鋼鐵貿易里的一些基礎設施來講相當于一個銀行的角色。
姚紅超表示,定制化的OEM,未來一定會成為一種趨勢,它也是現在煤鋼聯動和礦鋼聯動的一種升級,我們可以整合上游資源,由上游供應方跟鋼廠進行供貨。鋼鐵電商實際上是對原有的整個產業鏈進行一個微積分,把前段共贏到中間的生產,到后面的銷售,再到物流,然后到最終的使用用戶,每個環節里每個部分都可以拆分出來,然后利用現代新的互聯網手段提升效率,再重新組合,每個部分都有專業的人來做。
未來,鋼鐵行業不會再是簡單的規模化生產,而要兼顧規模化批量生產和規模化個性定制,這將是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以產品為核心的衍生服務將成為新的增長點,也將成為鋼鐵電商的發展方向。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