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1日晚,國內零售電商巨頭京東舉行財務業績會議,并對外發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京東營收均實現同比增長,四季度財報數據高于市場預期。至此,京東2020年度四個季度的財報表現均高于市場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四季度京東的單季活躍購買用戶新增超3000萬創下上市以來新高。不得不說,京東確實交出了一份不錯的市場答卷。但財報公布后,資本市場對此似乎并不滿意。截止目前,京東港股跌超5%。
在財報公布之前,近期,京東也是動作頻頻,先是與沃爾瑪合作,然后爆出將組建團隊獨立站SaaS服務,展現了對跨境電商的野心。雖說國內電商領域的市場格局已定,但隨著近年來拼多多的強勢崛起,國內這一領域的格局也在悄然改變,未來京東會從哪些領域突圍?港股研究社將結合最新的財報解讀京東的機遇與挑戰。
Q4財報超預期 服務營收增長超五成
從京東披露出的財報數據可知,京東營收實現進一步增長,2020年京東營收為7458億元人民幣,同比2019年的5768.88億元增長29.3%。其中,2020年產品凈營收增長為27.6%。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在財報中著重強調服務營收的增加。財報顯示,2020年全年服務營收達到939億元,同比增長42%,雖然目前商品收入仍然占據京東收入大頭,但在營收增速上服務增速已經趕超商品增速。
相較于三季度,2020年四季度京東營收體量進一步擴大。具體來看,京東四季度營收為2243億元,同比增長31.4%,高出市場預估的2195.2億元;其中,2020年四季度產品凈收入增長28.4%,凈服務收入增長53.2%。環比三季度相的1742億元增加501億元,環比增長28.76%,相較三季度的營收增速實現上漲趨勢。
具體來看京東的主要業務板塊,京東營收主要來自于京東零售、新業務版塊。其中,京東零售作為其第一大業務,根據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京東零售營收達7029.30億元,與2019年同期數據相比,同比增長27.29%。
其中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營收達到4009.27億元,同比增長21.97%;日用百貨商品營收為2509.52億元,同比去年同期增加37.86%。
新業務板塊,2020年營收為427.91億元,同比去年增長78.80%。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運營了900多個倉庫,總建筑面積約2100萬平方米,包括京東物流開放式倉庫平臺下管理的倉庫空間。
營收及業務的高增長也帶來了凈利的增速,財報顯示,2020年京東凈利為4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5倍;其中,第四季度凈利增長最為明顯,占比全年整體凈利近50%,2020年四季度京東凈利為243億元,同比增長5.75倍。
雖然營收以及各項業務均保持良好狀態,但在核心零售電商板塊,依然面臨行業競爭對手的壓力。
此前,國內另一家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發布財報,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阿里第三財季核心商務板塊營收1809.08億元,其中,電商板塊三季度營收為1637.68億元,同比增長32.42%。雖然阿里同季度營收體量相比京東略有不足,但在營收增速上卻跟京東不相上下。
在活躍用戶上阿里要遠超于京東,據阿里最新財報披露,阿里巴巴的年度活躍買家達到7.79億,同時,阿里巴巴的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9.02億,這也是阿里的MAU首次突破9億大關。
近年來,主打下沉市場的“電商流氓”拼多多更是迅速崛起,瓜分著京東電商的市場份額。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在2月12日農歷新年當天,拼多多日活躍用戶高達2.59億,首次超越阿里,更是將京東甩在身后。
京東在電商行業中處于十分尷尬的地位,相比商品種類遠不及阿里的淘寶齊全,相比產品價格更是不及拼多多帶來瘋狂補貼的優惠。但相比淘寶、拼多多,京東賣家相比前二者更優質,在3C家電方面要遠超于淘寶、拼多多,消費用戶在選擇數碼產品以及家電方面更偏向京東。
大商超增速超3C業務 繼續“下沉”助單季用戶增長創歷史新高
在3C家電大本營之后,包括日用百貨、生鮮的大商超品類的營收增長幅度也超越了31.4%的整體營收增長,延續了第三季度的增長速度。
財報顯示,2020年四季度,京東來自日用百貨商品銷售的營收為763.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05%,環比三季度營收的581億元,增長31.46%,占比四季度整體營收比例的34.05%,占比京東零售營收比例從去年同期的34.94%提升至36.62%。
回顧三季度財報我們能夠發現,從第三季度開始大商超品類的營收增速就明顯高于單季度的整體營收以及3C業務。在京東三季度財報會議上,京東零售CEO徐雷就表示,在不遠的將來,大商超將會成為京東第一大品類。這足以說明京東對大商超的重視,以及重點布局最后一公里。
在京東四季度電話會議上,京東零售CEO徐雷表示,目前,京東超市已經是線上線下最大的超市。未來會繼續加強同京東物流的合作,提高供應鏈效率。
作為大商超最大的亮點處,就在于活躍用戶增長迅速。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京東2020年活躍購買用戶數達到4.719億,同比增長 30.3%,全年凈增1.1億。京東在財報中表示,超80%的新增用戶來自下沉市場。
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京東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單季新增超過3000萬,創下其上市以來最高增幅,而這也主要得益于京東大商超在第三季度與第四季度對下沉市場的開拓。
在電話會議上,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表示,2021年京東物流會把大商超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品類,會將京東物流倉庫向低線市場發展,讓大商超的客戶接觸到更多的商品,為客戶提供“當日達”或“一日達”等京東物流服務。
但在這個賽道上不少玩家已經相繼布局,雖然與京東大商超的側重點不同,但商品種類卻包含大商超的日用百貨、生鮮等品類。
在社區團購方面,作為最先入局的興盛優選以及十薈團,已經占據著相當的份額。稍后入圍的拼多多、美團等則采用瘋狂補貼的模式去分得市場。其中,拼多多的多多買菜最為瘋狂,首批補貼金額就接近10億元。
京東大商超雖然推出京喜拼拼與之對抗,但似乎顯得略顯“遲鈍”,并且沒有選擇通過補貼的方式打開市場,而是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相比多多買菜覆蓋十余個省份,京喜拼拼僅覆蓋在13個城市,市場擴張略顯不足于拼多多。
隨著京東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以支持其超市業務,并且隨著第四季度性促銷支出的增加,費用支出也隨之增長。
財報顯示,2020四季度銷售成本為1932億元,同比增長31.7%。其中,增長最為明顯的就是配送費用的增加,2020年四季度配送費用達148億元,同比增長34.2%,包含大商超配送、以及大商超倉儲的費用。
銷售成本的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毛利增速。財報顯示,2020年四季度,京東毛利為311.42億元,同比增長29.77%。雖然毛利體量相比三季度有進一步提升,但在毛利增速上,四季度毛利增速略低于三季度毛利增速。
籌謀獨立站SaaS服務 京東能否造出“中國版Shopify”?
作為國內電商巨頭之一的京東,目前在跨境領域的布局也從未停下腳步。
據億邦動力獨家獲悉,目前京東已幫助沃爾瑪在中國完成了第一輪跨境電商出口賣家的招商,并將在今年加快步伐,接下來會以更多形式將中國賣家引入沃爾瑪開放平臺。
事實上,京東電商業務在跨境方面的探索從2015年便開始了。最初,京東全球售業務開通了京東英文站、俄文站,又于2018年開通西班牙語站,并且又通過投資的方式進入海外電商市場。
對于京東而言,與沃爾瑪合作無疑是較為明智的選擇。一方面,在跨境電商平臺里已不乏玩家,亞馬遜、阿里、eBay等都已駐足許久,相比單打獨斗通過合作的方式,無疑能節省許多力氣;另一方面,沃爾瑪與亞馬遜一樣主要市場都集中在北美地區,與沃爾瑪合作能夠輕松打開北美消費市場。
此外,對于京東這個電商巨頭來講,京東并不想只做一個“中間商”,與沃爾瑪合作不僅僅只是打開市場那么簡單,背后可能是在供應鏈、物流等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通過沃爾瑪向全球輸出中國供應鏈,獲取中國優質賣家。
但在目前的跨境電商企業中,天貓+考拉,小紅書、唯品會等都占據著相當份額,京東在跨境電商依然面臨著中國市場對手的壓力,天貓+考拉的阿里系更是囊括了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的半壁江山。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跨境電商進口市場份額中,阿里系以52.10%占據龍頭位置,京東以15.10%處于第二,唯品會則以10.50%排在第三。
對于京東來講,自身在深耕跨境電商的同時,垂直領域的玩家也在做著同京東一樣的動作。電商三巨頭的拼多多也同樣下海,在跨境電商領域追趕著京東。2019年,拼多多上線拼多多“全球購”,這標志著電商三大巨頭均已布局跨境電商領域,此后,拼多多又通過“百億補貼”的方式加大布局力度。
日前,有消息爆出稱,京東正在籌謀獨立站SaaS服務,意圖做跨境電商服務。若京東在跨境獨立站領域“再下一城”,這或許能給京東電商業務注入一些新的血液。畢竟,從最新財報來看,京東的服務營收增速已經在不斷提升。那么,京東是否有機會做成中國版“Shopify”?
2020年可謂是獨立站的復興之年,Shopify的迅速崛起讓整個跨境電商市場格局發生變化,讓無數跨境電商玩家倒戈獨立站。
但目前在整個建站領域,Shopify無疑是絕對地位的存在,根據雨果跨境2020年三季度報告中,Shopify占據著59%的市場份額,其他各家市場占比從1-9%不等。
從Shopify的使用情況中,目前亞馬遜作為其第一大用戶占比40%,而中國商家僅占比10%。可以說目前Shopify的主要市場還是在國際領域。對于京東而言,若著重入局獨立站Saas服務,未必不能造出一個“中國版Shopify”來。
從建站系統穩定以及技術支持上來看,京東是較為重視,數據顯示,2019年研發投入的費用就高達近200億元。
再者,京東有自建的京東物流體系,近年來,京東也不斷地在海外大力布局跨境物流的倉配體系。在選品、支付、營銷等其他獨立站生態布局方面,不斷同領域其他玩家合作,以加深其涉足力度。
不過,站在對立面來看,雖然京東在這方面的優勢較為明顯,但在獨立站服務領域失敗的玩家不在少數。對于京東來講,涉足其領域仍存在許多難題。跨境物流涉及到頭程和尾程,在整個跨境物流的環節上,尾程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京東物流最大的優勢就在尾程。屆時,京東物流的能否在跨境電商服務上發揮多大的市場效應仍是未知。
此外,在跨境支付上,目前獨立站大部分收款還是以PayPal為主,而PayPal主要面向C端用戶,若京東從C端用戶支付上入手,無疑會面臨與PayPal的競爭,優勢并不明顯。
在獨立站Saas領域,也勢必會面臨行業競爭的壓力,國內玩家Shopyy、SHOPLINE、店匠、Ueeshop、XShoppy等一眾Saas建站服務商,對京東這個后來者并不會展現出友好的態度。
當然,涉足跨境獨立站領域或會為其在跨境電商領域加分,但對于現階段的京東而言,更多的或是一種嘗試。若不能在獨立站服務上做到差異化的優勢,成為“中國版Shopify”依然還有待考量。
總的來講,京東這份財報還是顯得十分穩重,多項數據均超出市場的預期,活躍用戶創歷史新高也算是京東在下沉市場付出的回報。而未來能否在跨境電商服務上收獲更好的表現,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港股研究社也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港股研究社,轉載請注明版權。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