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黨中央關于“十二五”規劃建議對于 外貿 發展的要求。與以往相比,“十二五”規劃建議更加突出對于 外貿 的結構、質量和效益要求,強調了 外貿 增長的平衡、協調和可持續性增長。從中長期看,我國外貿面臨的主要挑戰,不是能不能增長,而是增長能不能持續、能不能實現內外部經濟的協調、外貿發展與宏觀經濟的協調、外貿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協調。
外貿局勢八大特點
“十二五”時期,世界經濟貿易格局將迎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全球經濟將轉入中低速增長,圍繞市場、資源、 人才 、技術、標準等的競爭更加激烈,將給我國外貿發展帶來多方面的影響。
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將放緩。世界經濟將經歷供給和需求再平衡過程,增長速度在近中期將比危機前減慢約1個百分點。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進一步增大。
貿易自由化將曲折發展。緩慢復蘇過程使各國貿易政策自顧性增強,全球貿易摩擦進入新的高發期。但是,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不會逆轉,區域經濟一體化將繼續發展。
新一輪產業調整競爭激烈。新的全球意義的技術突破和產業進步正在醞釀。新興經濟體通過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吸引 人才 ,承接新的產業轉移競爭力增強,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都將更為活躍。
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高位震蕩。發展中國家需求的持續擴張、地緣政治和投機因素等將使國際市場大宗資源、能源價格繼續高位震蕩甚至進一步上揚。
與此同時,從國內形勢看,“十二五”時期,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將由4000美元進一步提升。工業化和城鎮化將持續推進,內需將不斷擴大,既對外貿發展提出更高要求,也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生產要素成本將集中上漲。要素價格難以反映其稀缺性的現有價格機制需要進一步改革,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影響將始終存在。這些都會推動各種要素成本的上漲,擴大出口的低成本優勢將顯著弱化。
勞動力供求狀況明顯改變。我國人口結構正在變化,“劉易斯轉折”進一步顯現。沿海地區低端勞動力供給已不再充裕,勞動力密集型出口產業正面臨“缺工”的困擾。與此同時,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將生產經營延伸至中高端環節的人力資源基礎仍然比較雄厚。
資源和環境約束進一步增強。國內資源和能源供給偏緊狀況將持續。同時,我國節能減排所需要的技術、設備和商品進口需求十分強勁,發展新興節能環保出口產業有著較大的規模優勢和增長空間。
內外需統籌發展的要求更高。由于我國經濟總量迅速提升,融入全球經濟的程度日益加深,國內外市場相互影響增強。宏觀調控需要更好地統籌內外需,實現內外經濟均衡發展。
五大目標、六大重點
基于“十二五”面對的新特點,外貿發展的主要目標應當選擇:
進出口 保持大體平衡增長。考慮到世界經濟貿易增長放慢,“十二五”時期我國 進出口 總額年均增速可能回落到10%至15%的區間,到2015年達到約4.6萬億美元,占世界貿易比重提高到12%左右。進出口增長應趨于大體平衡,外貿順差占出口總額比重進一步縮小。
出口商品結構明顯優化。出口商品中技術、研發、深加工含量高的產品顯著增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由目前31%提高至35%左右。形成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具有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商品增多。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在出口產品中的比重大幅降低。
企業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在優勢產業中形成一批具有全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的出口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對進出口商品國際市場定價的影響力增大,在一些重點進出口商品上逐步由價格接受者向價格決定者轉變,進出口經濟效益顯著改善。
加工貿易產業鏈持續提升。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從加工貿易向一般貿易轉變,從簡單加工裝配向精深加工和研發、設計、物流以及其他服務環節延伸。技術先進的中間材料和基礎零部件國內制造和供貨能力增強。吸納的較高學歷就業人口增加。
進出口市場格局更加合理。對歐、美、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進出口平穩增長,中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貿易順差過大問題得到一定緩解。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進出口增幅高于發達國家,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戰略重點將集中在六個方面:
更加注重出口與進口的協調發展。在保持出口持續穩定增長的同時,更加重視發揮進口對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形成內外需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鼓勵進出口企業由只關注國外市場轉變為兼顧國外國內兩個市場,實現進出口大體平衡增長。
更加注重外貿與外資、外經協調發展。通過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參與WTO框架下的“促貿援助”計劃和與受援國更緊密的經貿合作,實現更全面地融入全球經濟,促進外貿質量與效益的提升。
更加注重傳統出口產業與新興產業協調發展。外貿的轉型升級要根據市場變化規律循序漸進。努力保持和增強我國在傳統出口產業中的競爭力。同時,適應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需要,大力發展新興出口產業和服務貿易,培育和壯大外貿新優勢。
更加注重各種經營主體協調發展。進一步統一有關政策,促進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股份制企業和民營企業保持和發揮各自優勢,有序競爭,優勝劣汰,形成內資、外資、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對外貿易共同發展的格局。
更加注重東部與中西部外貿協調發展。鞏固和提升東部沿海地區外貿發展主體地位。推動中西部地區積極承接沿海地區出口產業的梯度轉移。進一步擴大沿邊開放,不斷提升邊境貿易發展水平。
更加注重與主要經貿伙伴關系的協調發展。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擴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推進自由貿易區談判,推動國際經濟體系改革,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化解和減少各種貿易摩擦。
拓展閱讀:
2012年報關員網課+直播押題(覃珍珍獨家講授)無憂通關套餐報名
2012年報關員考試VIP保過班報名
2012年報關員考試保過班報名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