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我國鋼材進出口均迅猛增長 當月凈出口量再次收窄
(進出口監測預警專題)
據海關統計,今年1月我國出口鋼材288.8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51.3%;價值22.3億美元,下降5.4%;出口均價為每噸771美元,下降37.5%。同期,我國進口鋼材134.6萬噸,增長54.9%;價值15億美元,增長17.5%;進口均價為每噸1113美元,下降24.1%。
一、今年1月我國鋼材進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當月凈出口量再次收窄。雖然今年1月我國鋼材出口量在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情況下大幅增長,但是與去年12月相比卻明顯回落,當月環比下降13.4%,為去年5月以來首次回落。同期,我國鋼材進口繼續保持振蕩回落態勢,當月環比下降9.2%。當月凈出口量為154.2萬噸,比去年12月下降31萬噸,凈出口量連續7個月恢復性增長之后再次收窄。與此同時,今年1月我國鋼材出口均價有所回升,當月環比增長1.5%,但是仍處于相對低位;進口均價中止了連續3個月的回升態勢,當月進口均價環比下降4.1%。
(二)超過9成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今年1月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鋼材272.1萬噸,增長54.1%,占同期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94.2%。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鋼材65.1萬噸,增長78.7%,占同期我國鋼材進口總量的48.4%;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64.8萬噸,增長45.3%,占48.1%。
(三)國有企業主導出口,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居首位。今年1月我國國有企業出口鋼材144.8萬噸,增長43.3%,占同期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50.1%;民營企業出口91.1萬噸,增長56%,占31.5%。同期,我國外商投資企業進口鋼材98萬噸,增長83.9%,占同期我國鋼材進口總量的72.8%;國有企業進口23.2萬噸,下降5.8%。
(四)主要出口市場為韓國、東盟、歐盟和印度,進口則主要來自日本、韓國和臺灣省。今年1月我國對韓國出口鋼材60.6萬噸,增長51.1%;東盟49.9萬噸,增長1.3倍;歐盟27.2萬噸,增長22.2%;印度25.3萬噸,增長2.1倍。對上述4個市場合計占同期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56.5%。此外,今年1月我國對非洲出口鋼材17.4萬噸,下降11.4%。
同期,我自日本進口鋼材53.6萬噸,增長64%;韓國38.8萬噸,增長1.2倍;臺灣省21.5萬噸,增長53.7%。自上述3個市場合計占同期我鋼材進口總量的84.6%。此外,今年1月我國自歐盟進口鋼材9.5萬噸,增長37.6%;哈薩克斯坦3.9萬噸,下降58.5%。
(五)鋼鐵板材是進出口主要品種。今年1月我國出口鋼鐵板材165.3萬噸,增長1.1倍,占同期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57.2%(表1)。同期,我國進口鋼材板材113.9萬噸,增長53.3%,占同期我國鋼材進口總量的84.6%。
二、今年1月我國鋼材出口環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前期成本大幅增長的推動下,去年12月中旬開始,寶鋼、武鋼、鞍鋼等各大鋼廠相繼大幅上調今年1月份鋼材出廠價格,導致我國鋼材出口報價明顯上漲。今年1月初沙鋼熱卷對韓國報價已達到575美元/噸(CFR),較去年12月上漲了50美元 。而同期,獨聯體熱卷出口報價僅510美元/噸(FOB黑海) 。在出口價格競爭力明顯減弱的情況下,今年1月我國鋼材出口環比呈現大幅下降態勢。
三、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生產成本大幅提高,鋼廠再陷虧損邊緣。2009年我國煉鋼生鐵綜合平均制造成本大幅下降28.46%,為全行業實現扭虧為盈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進入2010年后,鐵礦石、焦炭、煤、電、水、運等生產資料價格均呈現大幅上漲態勢。兩拓要求2010年鐵礦石長協價格在2009年的基礎上至少上漲40% ,而今年1月13日63.5%印度粉礦現貨成交價格更是一度達到135-137美元/噸的高位 。近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使得鋼材產品的獲利空間被大幅壓縮,鋼廠再次陷入虧損邊緣 。
(二)國內鋼材庫存迭創新高,行業風險不斷加劇。進入2010年,國內鋼鐵企業依然保持較高生產熱情。今年1月我國粗鋼日均產量再次回升到160萬噸,達到160.6萬噸 。與此同時,隨著春節的逐漸臨近,市場需求日漸萎縮,導致國內鋼材庫存迭創新高,行業風險不斷加劇。截至1月22日,國內鋼材社會庫存總量達到1396.76萬噸,再創歷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