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上海關區累計出口水泥及水泥熟料(以下簡稱“水泥”)1.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66.7%;價值126.8萬美元,下降56.7%;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噸77.3美元,上漲29.9%。其主要出口特點有:
一、4月份當月出口量明顯回落。今年前4個月,上海關區水泥單月出口量起伏較大。其中,1月和3月分別出口0.8萬噸和0.6萬噸,2月和4月均不足0.3萬噸。4月份當月,關區僅出口水泥207.5噸,同比下降99.1%,環比下降96.5%,創2007年6月以來單月出口最低紀錄(下表)。
二、一般貿易和對外承包工程出口均大幅萎縮。今年前4個月,上海關區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水泥0.9萬噸,下降69.8%,占同期關區水泥出口總量的56.7%;以對外承包工程方式出口水泥0.7萬噸,下降61.5%,占同期關區水泥出口總量的43.2%。
三、非洲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為主要出口市場,其中對安哥拉和剛果(金)出口大幅下降。今年前4個月,上海關區對非洲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均出口水泥0.8萬噸,分別下降79.2%和22%。在非洲各國中,對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去年前4個月無出口記錄,今年同期出口分別激增至0.5萬噸和0.2萬噸;對安哥拉和剛果(金)水泥出口量由去年同期的2.4萬噸和0.6萬噸大幅降至40噸和1000噸。
四、幾乎全部為國有企業出口,私營企業所占比重大幅下滑。今年前4個月,國有企業通過上海關區出口水泥1.6萬噸,下降50.7%,占同期關區水泥出口總量的97%;同期,私營企業出口量由去年同期的1.7萬噸降至129.4噸, 降幅高達99.2%,占關區水泥出口總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3.8%急劇下滑至0.8%。
五、硅酸鹽水泥為出口主要品種,其他水凝水泥出口激增。今年前4個月,上海關區出口硅酸鹽水泥1.1萬噸,下降77.5%,占同期關區水泥出口總量的66.9%;同期,其他水凝水泥出口0.5萬噸,激增21.9倍,占同期關區水泥出口總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0.5%升至32.3%。
今年前4個月上海關區水泥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2方面:
一是國際市場水泥需求依舊疲軟。金融危機對房地產,建筑行業的沖擊仍未消除,據國際權威研究機構GlobalInsight預測,全球建筑業全面回暖將延至2011年
[1],導致全球水泥需求持續低迷。同時,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許多亞、非國家項目停建、緩建,業主資金鏈斷裂、工程款拖延支付等情況開始明顯增多
[2]。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合約減少也進一步削減水泥出口量。今年1-2月份,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87億美元,同比下降21.3%
[3]。
二是國內基礎建設保持較快增長帶動水泥銷售市場進一步內移。在4萬億投資計劃的刺激下,國內基礎建設持續升溫。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4%。其中,房地產增長36.2%;道路交通增長42.2%,顯著拉動國內水泥需求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