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建立規范的市場經濟秩序,既是保證當前經濟正常運行的迫切需要,又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舉措。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營造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根據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秩序的現狀,國務院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工作。
一、充分認識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意義
(一)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近年來,全國開展了打擊走私、偷稅、騙稅、騙匯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專項斗爭,取得了明顯成效,對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由于復雜的經濟、社會和思想原因,當前一些領域中市場經濟秩序仍然相當混亂,主要表現在: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偷稅、騙稅、騙匯和走私活動屢禁不止,商業欺詐、逃廢債務現象日益嚴重,財務失真、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比較普遍,工程建設領域招投標弄虛作假、工程質量低劣的問題相當突出,文化市場混亂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生產經營中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這些問題觸目驚心,不僅嚴重影響國民經濟健康運行,給國家、企業和人民群眾利益造成重大損害,而且造成投資環境惡化,社會道德水準下降,敗壞國家信譽和改革開放的形象。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三)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具有重要意義。今后五年,是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既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嚴肅的政治問題;既是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也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必要條件;既是鞏固我國現代化建設成果的重大舉措,也是全面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內在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從貫徹落實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國家安危、民族興衰和現代化事業成敗的高度,充分認識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堅持不懈地抓好這項工作。
二、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主要內容和當前工作重點
(四)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務。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是一項涉及面廣、十分復雜的工作。必須堅持深化改革與加強法制并舉的指導思想,標本兼治,邊整邊改,著力治本。針對市場經濟秩序方面存在的問題,“十五”時期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偷稅、騙稅、騙匯、走私、制販假幣等違法犯罪活動。繼續查處制假售假問題突出的重點商品、重點市場、重點地區和大案要案。打擊偽造、倒賣、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涉稅犯罪活動的專業化作案團伙。取締非法買賣外匯。嚴防走私回潮。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