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始終很難繞過“人情”這一關。情理法還是法理情,中外企業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差異。現代企業要講法理情,堅持“法第一、理第二、情第三”
情、理、法,孰先孰后,孰輕孰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雖然人人都承認,法律是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維護的最高權威,要符合事物的客觀規律和邏輯才能“以理服人”,而情則是以私人的好惡為基礎,不能作為事物判斷的主要標準。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很難遵循這樣的順序,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就按另外一套規則去行事了。
1984年我還在蛇口勞動人事處負責招聘工作的時候,有一次與一家著名日資電器公司的總經理一起到全國各大城市,從5000余名候選人中招聘到了500多名員工。在為期一周馬不停蹄的招聘過程中,我與這位日本總經理逐漸熟悉,晚上還經常對飲幾杯,成為很好的朋友。回深圳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單位領導家的冰箱突然壞了,廣東的氣候潮濕悶熱,儲存的東西很快就會變質。在那個冰箱還被視為奢侈品的年代,要馬上找到一位專業的冰箱維修人員是何其困難的事情,可不像現在,一個電話,維修人員很快就到家門口了。于是我很自然地想到了那位日本朋友的公司,并迅速聯系到了他們冰箱部的主管,請他第二天早上第一時間來修理。那位主管表示要先向上級請假才能過來,我未假思索地說:“沒關系,我跟你們總經理交情好得很,我會給他打電話幫你請假的,你明天一大早過來就好了。”但是后來我卻忘了給日本朋友打電話。出乎我意料的是,由于沒提前請假,違反了公司的勞動紀律,那位平時表現相當出色的主管竟被辭退了。我找到日本朋友求情,但他很淡然、清晰地告訴我,不請假就是曠工,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要按制度行事。我非常生氣,之前招聘過程那么辛苦,他還萬分感謝來著,怎么能翻臉不認人呢?為此我一直介意和郁悶了好幾年。
后來當我自己開始走向領導崗位,處理各種與制度有關的問題時,才慢慢體會到當初那位日本總經理對制度的堅持是有道理的。如果因為某一位員工、某一種特殊情況而讓制度“打折”,那制度的權威性將不復存在。平安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擁有數十萬名員工,不排除每天都會有成百上千的特殊情況,每天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理由,如果每個人都能獲得通融的處理,那么這樣的公司還能夠正常運轉嗎?所以,那位日本總經理并不是沒把我當朋友,不是不講道理,只是作為一家大型企業的管理者,他必須堅持制度至上,使企業的規章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
與西方社會重視契約精神和法制意識不同,中國人始終很難繞過“人情”這一關,傳統的中庸之道和由此形成的人格、思維與行為方式都使得“人情法則”在中國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數千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嚴刑峻法,但其根本是“人治”,重感情,輕制度,講究柔性教化,“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而太重“情理”,就難免將私情帶入公共權力中。不少官員總說秉公執法,但到了一些關鍵時刻,就會抬出“王法本乎人情”的說辭,用人情取代了王法和正義。即使在當今社會,還是有很多口耳相傳的“潛規則”,說到底,不外乎還是形式各異的人情法則在作祟。
在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逐步融入世界經濟大潮的背景下,人情和利害觀念過度地涉入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將嚴重影響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甚至貽誤中國社會市場經濟、法制環境建設的進程。但是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要處理好情、理、法的關系非常困難,需要克服種種觀念和習慣上的桎梏。平安成立20多年來一直為這三者的關系苦苦琢磨和調試著,在不平衡中尋求平衡,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制度與文化。我認為,現代企業要講情理法,但要明確判斷孰先孰后,堅持法第一、理第二、情第三。
首先,我們認同商業倫理中有柔性的東西,有感情的因素在。人與人之間,難免有個遠近親疏,這是人類社會的自然狀態。平安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業務越來越復雜,分工也越來越細,更需要不同技能、不同背景和風格的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務。平安司訓中有一句“同事相處,友愛尊重”,就是要倡導“友愛尊重”的同事情誼。同事之間在工作生活中同甘共苦后締結的友情,我們非常珍視,這種隱性的文化引導得好,可以讓同事之間工作配合默契,優勢互補,更好地促進任務達成。公司也經常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培訓、拓展、聯誼活動,培養和深化同事間的友誼與合作默契,這些情誼帶到工作項目中,又轉化成為企業綿綿不絕的前進動力。
與此同時,當個人感情與公司的制度、原則發生沖突的時候,比如績效考核、KPI指標檢視乃至各種規章制度的執行,面對與自己關系很好的同事,就應該鐵面無私,一切以規矩為先、制度為上。
而當某些行為越過了制度,侵害到法律權威的時候,那就絲毫不能寬恕,堅決依法辦事。法律是經營的底線。我們對法律的態度是,不僅要嚴格謹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而且要比守法還要嚴格一層,就是我們這些年一直倡導的“守法+1”。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公司持續、穩健地經營。
所以,情、理、法三個字,法為基礎,是底線,不得有絲毫逾越,否則事業基礎就會崩塌;理為支撐,是企業經營的骨架,容不得侵蝕,否則不能成就大業;情為連接,是企業經營必要的柔順機制,幫助公司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提高工作效率。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就可以清晰地判斷出,當情理法發生沖突的時候,法第一、理第二、情第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