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貿易要善于“無中生有”
想起媽媽以前的教導,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長處。我的長處只有一個,快速英語閱讀。
我開始發狂地查找資料,搜集資料。我崇尚魯迅的拿來主義。我決定要開始“無中生有”
我給自己立了一個計劃,從某一個行業人手,盡量多收集國外資料。
我開始跳開那些國外的B2B網站,我不再直接從他們那里拷貝買家信息。我選擇從中國的家具行業入手。
美國畢竟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克林頓倡導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終于使我也能搭上他的順風車。我不得不說,想找美國的資料,真的比其他國家好找得多。按照我的想法,我直接收集這些公司的資料,直接發郵件給他們,我可以為他們提供來中國的全套服務。
我挑選了十幾家發出郵件,我說自己是在中國的商務服務公司,可以提供家具行業采購協助服務。價格為500美金/年。10天后有一個智利的客人給我回復了郵件說希望在中國買沙發。
我欣喜若狂,想到順德本來就很多這樣公司,我趕緊上網查去。那時上網的企業也不多,查了一個下午才查到龍江四五家沙發廠的聯系資料。我趕緊打電話過去表明情況。其中三家都不理我,有一個老板還直接說他不做外銷。 于是我跑到龍江樂從那邊(順德最大的家具生產中心)一個一個問。可是我畢竟找不到工廠到底在哪里,我碰到的只是售貨員而已。一個個連普通話都講不好的售貨員。我快急死了!
終于我碰到一個年輕人,叫ramond,他是一家沙發廠老板的兒子。他聽我講了后很有興趣,非常配合我,給我報價,給我圖片款式等等。我趕緊把資料發給智利客人julio,我忐忑不安地等著,因為我也不知道這個價格對他有無吸引力。很快julio回信了,說想到中國來看,而且給我匯來500美金,讓我們公司做他的sourcing agent。
這是我的第一個外國單子,本來可以敬賺400美金左右吧,可是居然賠了。呵呵
當我把這個情況給老板匯報后,也引起他的重視,現在我得說,叫過分重視。
看看我們怎么只賠不賺的:
根據我的計劃,是和生產商先談好價格,讓對方保證給我們留3%-5%的利潤作為傭金。然后我們帶客人去他的廠里參觀,協助商業談判。
老板的想法是,智利也代表南美洲,南美洲也是個大市場,我們要從這個客人入手,開拓南美洲市場。
于是,當客人來時,我老板為他安排了隆重的接待:
1)支付他在中國這邊所有的賓館住宿費用和餐飲費用 (光這一筆我們就已經虧了)
我認為不用這樣隆重地對待這個客人,因為我們只是替他做商務服務。可是我那位老大不聽,認為要用這樣的接待才可以表現我們的實力。
2)在沒有與工廠簽定好協議的情況下就帶雙方見面(呵呵,我的傭金計劃徹底落空)
3)在沒有完全了解對方背景的情況下開始談論商業合作(怎一個空字了得)
原來老板的目的不是我這樣的“小打小鬧”,而是要一舉開拓一個市場。于是他拉著客人到處看工廠,跟他講這里的資源多么豐富,開始“游說”這個第一次來中國的老頭和他合資開拓南美洲市場。于是我只好苦笑著聽他安排怎樣我們在這里供貨,對方在那邊尋找買家。我不得不說,他的想法其實并沒有太大錯誤,應該還算是有“前瞻性”的,可是,這個對象?大家才第一次見面,他有這個實力嗎?大家的責任與義務如何體現?果然,這樣的談判僵持,談不下去。客人走了,也訂了貨。我和家具廠的老板倒是熟了,可是客人匯來的500美金在這么一折騰中已經全沒有了。客人回去后也常寫郵件給我,委托我幫忙找東西,由于我是答應服務一年的,也只有免費再給他提供中國這邊能找到的信息了。不知道他進了多少個柜,只知道本來我們可以做一個他在中國的全權采購代理的夢想就這么破滅了。
總結:
1、網絡并非不可信,看你怎樣正確使用
2、有多大個頭,戴多大的帽
3、細節有時候決定成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