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哈爾濱海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在黑龍江省考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迅速傳達貫徹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切實履職盡責,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按照“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要求,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總署黨委的各項要求,深入推進“五關”建設,深化海關機構改革,努力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進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2018年,黑龍江省進出口總值1747.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36.4%,高于同期全國進出口增速26.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94億元,下降16.7%;進口1453.7億元,增長56.5%。其中對俄羅斯進出口總值1220.6億元,占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9.8%,占同期全國對俄進出口總值的17.3%;增長64.7%,高于同期全省進出口增速28.3個百分點,高于同期全國對俄進出口增速40.7個百分點。其中,對俄出口74.6億元,下降29.5%;自俄進口1146億元,增長80.4%,首次突破1100億元,創歷史新高。我關全年工作情況具體如下:
一、貫徹有力,順利完成機構改革任務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機構改革的要求,原質檢總局的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總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海關總署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關區機構和處科級干部已經全部調整到位,機構改革圓滿完成。
1.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積極推動關區集中辦公和關檢業務融合,始終按照海關總署確定的目標、標準、環節、步驟和要求穩步推進。4月20日,原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及其分支局實現集中統一轉隸,統一著海關制服、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統一對外執法。6月1日,正式全面取消通關單。8月1日,啟用新報關單,完成了海關和原檢驗檢疫申報單證的整合。
2.省內海關機構布局更加優化。一是機構增加,哈爾濱海關所轄隸屬海關單位由原來的14個增加到現在的21個;二是規格提升,在原哈爾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基礎上新設立了副廳級的隸屬海關單位冰城海關,負責哈爾濱市及所轄縣(市)區海關業務;三是恢復建關,將佳木斯、遜克、虎林、嘉蔭4個海關辦事處重新恢復設立為海關;四是新設海關,通過設立鶴崗海關、綏化海關,使省內海關機構布局更加優化,全省13個市(地)中有12個市(地)設立了海關機構。
二、優化服務,營造優良通關環境
1.岸通關時效位于全國前列。全力優化各通關環節,海關通關時間壓縮近90%。2018年12月,黑龍江省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22.78小時,比2017年壓縮60.67%,排名全國第6位;出口整體通關時間0.6小時,比2017年壓縮80.07%,排名全國第1位,超額完成國務院要求的全年壓縮整體通關時間三分之一的任務。
2.“單一窗口”應用提前完成年度任務。主動聯系黑龍江省商務廳推廣“單一窗口”應用,2018年報關覆蓋率為85%,完成國家口岸辦制定的70%的年度目標。9月起報關覆蓋率已達100%。
3.規范清理收費項目。加大清理口岸收費力度,列明關區經營服務類收費項目依據和標準,在門戶網站和業務現場公開公示。積極配合省商務廳等相關部門開展省內口岸收費情況調研,協助摸清口岸收費底數,建立口岸涉企收費清單。
4.主動問冷暖、聽意見、解難題、優服務。召開省內重點進出口企業座談會,收集企業便利通關、保金保函優惠政策等9個方面疑難問題并予以解決。針對企業資金鏈短、融資難等突出問題,與農行省分行、人保財險省分公司簽署“銀關保”合作備忘錄,省內1000余家中小型進出口企業能夠通過“銀關保”獲得銀行保函,享受集中匯總征稅等政策實惠,走在了全國海關的前列。開展關稅保證保險改革,大幅降低了企業通關成本。
5.助力貿易新增長點、新業態、新通道。支持農業“走出去”,指導進境糧食口岸建設,服務大豆、玉米等糧食及優質飼草回運進口,推動對俄雜糧、生鮮乳等產品加快準入進程,助力龍江“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工作;促成跨境電商一般出口、網購保稅業務和直購進口業務順利開展;為北美直航貨運包機提供24小時預約服務,確保正常運營。
三、深化改革,釋放更多政策紅利
1.積極推動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省內企業可自主選擇在全國任意一個海關無障礙開展業務,檢驗檢疫業務變過去的口岸與內地“兩次申報為一次申報”“兩次查驗為一次查驗”,企業通關更為便捷。
2.結合省情加快自主改革步伐。依托省內中心城市開展業務集中核批,實現“全省通受、統一審批”,“一網通辦”關檢業務。距相關企業反映,網上辦理的核批周期更短,稅收政策利用率從原來不到50%直線提升到現在的95%,釋放了資金流壓力,不僅少跑腿,成本也降得更多。
3.通關無紙化、企業“自報自繳”改革全面推開。以無紙取代有紙,通關業務無紙化率達到99.48%。推進企業“自主申報、自行繳稅”改革,企業辦理海關業務的自主性更強、更加靈活自由。2018年“自報自繳”業務從進口擴大到出口領域,關區“自報自繳”應稅報關單占比為84.3%,位居全國前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