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國家,小到企業,完備的戰略和詳實的計劃成為每個組織的“必備手冊”,但是真正使自己企業擺脫平庸保持先進記錄的,很多都是贏在細節。
1485年,英國國王理查三世迎接了一個重大戰役,戰爭開始前,國王讓馬夫備馬時叮囑說要給馬掌釘上馬蹄鐵,鐵匠在釘釘時發現缺了一個釘子,因此把這個情況報給國王,這時戰斗馬上開始,國王來不及再為一個釘子費半天神,就趕往戰場。 戰場上,國王的馬因為一個釘子沒有釘牢,一個馬蹄鐵脫落了,戰馬跌翻在地,國王在驚恐中被俘,瞬間,一場戰爭結束了。而敵方趁機追擊,一舉滅掉了英國,這場戰役就是波斯沃斯戰役,一個釘子讓理查三世失去了整個國家!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完備的戰略和詳實的計劃成為每個組織的“必備手冊”,但是真正使自己企業擺脫平庸保持先進記錄的,很多都是贏在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 在日常的企業管理中,很多企業肯定會遇到這樣的事情,辛苦制定出一套方案,并安排分工,有人負責招聘、有人負責培訓、有人負責預算等等,但是因為一個小小的環節沒有執行到位,結果出現了連鎖反應,先是方案沒有準確的預算,后續的工作也因此不能和其他供應商洽淡,由此而使得其他的設計工作也隨之拖后,整個方案在實施時,已經和原計劃差別很大了。究其緣由,只因一個小小的統計不到位!
這些來自原始的統計就是戰場上的一顆顆“釘子”,執行不到位就是戰場上一枚枚“定時炸彈”,隨時都有讓整個隊伍覆滅的危險。
而注重細節的企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例子則不勝枚舉,海爾的崛起因為一柄大錘,它砸碎的不僅僅是一臺臺次品,而是一個個不端正的心;接下來在看這樣一組數字,也許大家就能明白為什么國內很多連鎖公司模仿麥當勞而無法超過他們的原因:“麥當勞對原料的標準要求極高,面包不圓和切口不平都不用,奶漿接貨溫度要在攝氏四度以下,高一度就退貨。一片小小的牛肉餅要經過四十多項質量控制檢查。任何原料都有保存期,生菜從冷藏庫拿到配料臺上只有兩小時的保鮮期,過時就扔掉。生產過程采用電腦操作和標準操作。制作好的成品和時間牌一起放到成品保溫槽中,炸薯條超過7分鐘,漢堡包超過19分鐘就要毫不吝惜地扔掉。麥當勞的作業手冊,有560頁,其中對如何烤一個牛肉餅就寫了20多頁,一個牛肉餅烤出20分鐘內沒有賣出就扔掉?!?br>
其實,關于細節的東西,大家都能做到,就看大家愿不愿意去做和愿不愿意堅持去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去做,就變成一種習慣,好的習慣在集體中就會演變成一種文化,當一個企業的文化成為區別于其他同行的標志時,企業的競爭力就不言而喻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