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生產部確認貨物完成時間及數量,準備好數據和訂單給單證員商檢。再聯系貨代,應及時確認船期,截關日,截ENS(入境摘要報關單)日。確認拖柜時間,最好明確規定貨代幾點來拖柜,省的跟倉庫那邊出現矛盾(下班后沒有搬貨工人)。在拖柜當日最好再確認一次。
————由于在發一個小柜的時候沒有很好的確認拖柜時間,導致集裝箱的車先去了其他公司,到我們這已經是傍晚5點多,給倉庫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也因此跟倉庫、貨代,甚至是集裝箱司機鬧得很不愉快,要謹記。
2.集裝箱車到,裝貨時,應該核對裝箱單數據,要求數據(箱數、毛重、體積)和通關單上一致。若忘記核對,則應馬上跟貨代聯系,找出相應解決對策。
————由于在發一個小柜時候,是第一次自己發貨,不清楚,司機也沒把裝箱單給我,就直接給忽略了(差點犯成大錯)。在裝箱快完成的時候,主管發現后,把我叫回去核對,也因此浪費了一碗拉面(就當是買個教訓吧)。 外 貿 知 識
————很不幸,修改后還是弄錯了,把毛重勿理解為凈重,只好跟貨代聯系,填寫了一份《運抵報告更改申請書》
3.拖柜后應及時跟貨代核對提單(最好是拖柜后的第二天)。數據要求跟裝箱單一致,及跟通關單一致。還要注意的是consigneer、notifyparty、portofdischarge/delivery和嘜頭,嘜頭跟訂艙委托書上一致(及包裝箱上的主嘜),如果要求填寫HScode,則可向單證詢問。
————說來慚愧,核對個單子也會出錯。不僅搞錯了嘜頭,還漏了HSCODE,以后要更加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