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訪了許多大型的皮革、五金、箱包專業市場以及工廠,問及銷售情況的時候,普遍的回答都是四個字:“生意慘淡”。其實,越是在淡季,每個行業越要改變思路,拓展渠道,以提高業績。海爾總裁張瑞敏說:“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需求是永遠存在的,就像美一樣,缺少的是發現的眼睛,關鍵是如何去發現和創造這種需求,筆者認為是有很多方法做到的。
一、開發、轉移其他渠道
有的經銷商在旺季會比較重視城市區域鞋包的銷售,但是到了淡季他們會轉戰農村,這樣就全年都不會淡季了。還有一些店主學會了主動出擊,二變坐等顧客為進社區擺攤,開著汽車到人流量大的超市門口,或者到目標顧客大量集中的社區擺攤,這能在淡季起到提升銷量的作用。另外,南北半球的季節剛好相反,對于外銷企業來說冬季滯銷的產品可以拿到當地夏季的地方去賣,同時這一定律也適合內地市場,冬鞋夏賣,夏鞋冬賣,都是不錯的手段。另外還有一個渠道是網絡,越來越多的皮具經銷商、企業在認識到網絡的信息和成本優勢之后,都開始走上了網絡營銷之路。
二、旺季取利,淡季取勢
有句話說的好“旺季取利,淡季取勢”。取利,就是要得到最大的銷量,取勢則是獲取制高點,爭取長期的戰略優勢。旺季強調需求導向,順應消費者需求。淡季需要強調競爭導向,分析和關注競爭對手,可適當推出些新產品,從取勢的角度上來說,可以強化該品牌在消費者的地位,讓客戶感覺這是一個永遠求新求變的品牌,這也符合皮具作為一個時尚行業的特點。筆者的建議是對于那些營銷預算較大的皮具經銷商來說,可以以有限度的廣告宣傳和適量的新品推出可以取得不錯的影響力。另外,有一些箱包、鞋店本著“投入和產出成正比”的原則,在淡季大幅壓縮費用。這樣做只會使銷售壓力更大,淡季更淡。另外適度改善陳列方式,降低單價及利潤,甚至貼本甩貨,在淡季保持適度的促銷,特別是形成對競爭者強大的促銷壓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www.bgyedu.com 三、提高業務員的積極性
有家企業的老總面對逐日減少的銷售額十分苦惱,之后他想到一個非常好的點子,馬上召開了銷售工作會議,對業務員宣布了公司的新的銷售政策:在淡季,也就是6到8月份,業務員為公司拉來的一切業務,公司只收成本費用,所有利潤全歸業務員所有。這一下極大的調動了業務人員的積極性,在公司全體業務人員的努力下,公司6、7、8三個月的業務量大為增加,而到最后給業務員發獎金時,反而是業務員要求企業應從利潤中提成。
四、加強與客戶的溝通
箱包皮具企業在旺季結束、淡季來臨之際,一定要注重與客戶的溝通,一方面對老客戶要做好前期的銷售結算以及后續的售后服務,包括對客戶的返利、獎金及時結算,打消客戶對企業產生疑慮,淡季客戶的需求量較旺季要少,企業應該不分大小,一視同仁,做好送貨工作。通過與分銷商的溝通與交流以及促銷手段的利用,吸引其進行備貨。對于經銷商來說,資金一般是其發展的瓶頸,企業通過與其溝通交流,宣傳在淡季備貨的價格優勢,并通過各種獎勵、促銷政策刺激他們積極備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