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電匯)是以商業信用為基礎的,所以難免遭遇風險。
前T/T風險規避:買方要求賣方出具銀行保函,由銀行做第三方擔保人。
后T/T風險規避:賣方在買方付款前把握貨權,即掌握正本提單。流程:賣方裝船后將正本提單傳真給買方,買方見傳真復印件后電匯余款,之后賣方將正本提單寄交買方。
風險一:進口國無單放貨:
憑正本提單提貨是國際海運的基本原則,但無單放貨的行為在國際貨物運輸過程中時常發生。主要是因為現代航運技術和物流體系的告訴發展,貨物在海運途中的時間縮短,而提單卻因為流轉環節多,速度慢,經常出現船貨已到而提單未到的局面。于是承運人往往憑提貨人的提單副本和擔保函無單放貨。墨西哥以及南美洲部分國家的法律強制規定承運到該國港口的貨物必須交付給當地海關或者港口當局,由收貨人向海關或者港口當局提取貨物,而這些國家的海關或港口有的規定允許進口商可憑提單副本提取貨物。
防范:在我方出貨后立即向進口方追要貨款并盡可能采取防范措施。
風險二:進口商再討價還價風險:
案例:我放收到后T/T的50%定金后,對方兩周內付余款。船貨在18天后到達對方港口,我方立即通知進口商提貨,此時對方電話、郵件等一切聯系方式不予回復。如此1個月后,對方突然聯系我方,要求10%降價,我方無奈只能接收。
此現象原因:這不屬于詐騙,應該說此類進口商是非常精明的,但是卻嚴重損傷了出口商利益。我方船貨可在對方港口免費停放7至14天,有時進口商和目的港關系好,即使貨物對方一個月也沒有問題,不必交滯港費,我出口商不明情況,以為上當,所以當對方提出降價后會立即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