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貨代”行業存在諸多紕漏;對于深圳數目龐大的中小外貿企業而言,怎樣才能找到最切合自身實際的物流解決方案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僅拿走了運費,把我們的貨也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國外的客戶催得特別急,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說這番話的,是在某私營外貿企業工作的小黃。從7月開始,她便被一宗貨值近10萬元、發往歐洲的生意折騰得焦頭爛額,因為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在拿走了運費之后,把這筆貨“運”得無影無蹤。隨著采訪深入,記者發現
投訴:“國際貨代”騙錢騙貨玩失蹤 “今天是7月28日,我們已經與那家貨運公司協商了整整一個月了。最初的時候他們說最近查貨很嚴,貨暫時被扣在 海關 了,會很快幫我們拿出來,還催促我們趕快付運費。以前都是協商好的,等貨上網后我們再付運費,但因希望貨快點發出去,這次我們也沒有多想就把1萬多元運費給他們轉賬過去了。而當我們付了運費后接下來一個月中,他們耍無賴,玩消失,用盡各種謊話和手段騙我們拖延時間,而貨卻一直沒有上網,客戶一直催我們,讓我們憂心忡忡寢食難安……到現在我們依然在與那家貨運公司周旋!”
寫下這段投訴材料的,是在華強北某寫字樓內一家私營小型外貿公司工作的小黃。她已經在深圳的外貿企業里“混”了好幾年,坦言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可就在她和同事們好不容易攬到了幾位歐洲客戶,敲定了一批價值近10萬元人民幣的MP3硅膠套等貨物的生意之后,卻被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給攪得亂七八糟。
“總之就是被欺騙了!”小黃告訴記者,“以前我們也找那家貨代走過幾票貨,都還算順利,也就沒怎么在意。可沒想到這次我們貨值最大的一票貨被他們騙走了。”原來,小黃所在的這家外貿企業是一家規模很小的公司,主要是通過阿里巴巴、EBAY等網絡平臺向海外買家銷售包括遙控器皮套、游戲機橡膠套等在內的電子產品外延配套商品。一旦有海外買家下訂單,他們就會通過物流公司把貨物發送到買家手里。
“可我們畢竟是小公司,走貨量小。”小黃解釋說,“如果我們直接找DHL、UPS這些大公司走貨,費用很高,拿不到任何折扣。”于是,他們就與一些小型“貨代”取得了聯系。“這些公司給的折扣很低,最低的差不多只有大公司報價的40%左右。”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小黃和同事們所發的貨還是很安全的。“貨代公司也要做口碑,這樣他們才能生存下去。”可這一次卻出了大紕漏——這家名為“飛捷”的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拿了運費之后,明目張膽地把貨“運”走了。
“按慣例,我們都是等能在UPS網站上查到貨登陸后才付運費。可他們說很快就能登陸,需要立刻付運費。”小黃回憶說,“因為客戶等得著急,我們希望付了錢趕緊把貨發出去。可后來發現這家公司賴賬了!”于是,小黃和同事趕到這家公司位于羅湖某花園內的辦公室去“蹲點”,守著他們要求退貨。“可后來他們忽然叫來了一群很高大的人,圍住兩個同事不讓他們走,然后就開始搬東西……現在這公司消失了,不知道去了哪里。我們的貨也不見了!”
調查:“貨代”行業存在諸多漏洞 至今,小黃和同事們仍在做著最后的努力,希望能夠找回那批貨。“我們已經報了警,也調查了一圈。”小李是小黃的同事,她被騙走的貨數量最大,價值6萬元左右。“據說這個飛捷公司的老板是欠了他的‘莊家’不少錢,‘莊家’把我們的貨扣了。然后,他又騙了我們的運費跑了……”
何謂“莊家”呢?據記者了解,深圳物流市場容量異常龐大,而從事國際貨運代理的企業也自然而然地分出了三六九等。類似EMS、DHL、UPS等大企業,自然是最高級的貨運公司;隨后又衍生出一系列依托于這些大公司而存在的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換言之,小黃他們所遇到的,只是國際貨代市場中的一家“二道販子”或者“三道販子”,類似這樣的公司充當了他們和大型物流企業間的中間商。
大量中間商之所以受中小外貿企業和從事外貿的個人業者的歡迎,就是因為其價格低廉。采訪中記者以個人身份聯系了數家國際貨代公司的業務員,無論是EMS、FEDEX還是DHL、UPS或是TNT,任何國內外大型品牌物流企業他們都可以代理,而且報價都在這些企業明碼標價的50%以下。至于通過他們發貨有沒有風險,記者得到的答復多是“你可以買保險”,或是“你可以先發少一點貨,看看我們的誠信!”
“一般小的貨代公司肯定還要找他的上家發貨的。”一位自稱在深圳國際貨代行業“混跡”5年的貨代經理這樣對記者說,“因為一家小公司不可能到UPS、DHL去買斷多大的艙位往國外發貨,肯定是要轉包一下的。層層轉包肯定是有風險的,就看這家公司講不講誠信了!”小型貨代公司門檻低,幾個人,一臺電腦一個電話、租間房子印幾套名片就可以開業。“只要能找到貨源,找到愿意幫你走貨的上家——前幾年外貿生意好做的時候,這種公司多如牛毛!”這位經理回憶說,“現在外貿生意不好做了,貨代生意也跟著難做了。有些公司欠賬多,上家沒有辦法只好用扣貨來逼它結賬——人家老板一看情況不對,公司散伙走人——找它走貨的公司就慘了,找人都沒處找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