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客人溝通時,要永遠銘記一個基調:就是尊重客人,公平交易,有一定的靈活性,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我把它總結一下,就是幾個字:有禮、有理、有利。具體來講,該讓步的要讓步,讓步了也要讓客人知道你讓步了以及你讓步的原因,不讓步也要解釋你不讓步的原因。“利”字,很多人理解偏了,應該是“互利”、“遠利”。你現在是與客人通過網絡交流,如果是現場談判,這個基調就顯得更重要了,能做得出色的沒幾個人。很多人問我,與客人談判時,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就說兩個字“基調”。
2、做生意,一定要有策略!說具體點吧,主要是指:一定要有給自己“留空間、留退路”。也就是說,在報價、報交期、報付款方式,以及提供其他信息給客人時,一定要給自己“留空間、留退路”。很多人只想到價格上多加幾個點,這是簡單的思路。因為交期延遲等信息變化,而導致自己被動的情況,我見得太多太多,都是自己給自己釀造的悲劇。要知道,“留空間、留退路”,不是不誠信!而是一個業務人員必須具備的優良的素質,而且是一般人難以具備的素質。舉個例子,你從生產人員那里得知交期是8月10號,你告訴客人交期是8月15號,如果后面交期真的是8月10號,你在客人面前是“立功”了,而如果交期延遲到8月12號,你也是“立功”,如果交期延遲到8月15號,你仍然是“立功”,如果交期延遲到8月20號(延遲了10天),在客人面前你實際才延遲了5天,不是很嚴重的被動。想想看吧。“留空間、留退路”,不是不誠信,因為萬物總是處于變化之中,尤其是交期,很難由業務人員去把握住。我舉例子說的是交期,其他方面也是,要會觸類旁通啊。“留空間、留退路”了,就很難出現被動局面。即使出現了,也更輕微一些。
當然,也有其他一些東西,策略方面的、技巧方面的,也有能力方面的,但做到以上兩點,基本不會導致被動局面。
做業務,是個綜合性的工作,要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素質方面要多多自我培養,多學習。多動腦筋,多思考。我經常說,人與其他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思想力,這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沒有好的思想力(思路),就沒有好的執行力(細節)。歸根到底,我覺得應該是一句話,這句話也是我辦公室里掛在我頭上的我自己設計的一句話: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