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風險
由于中國長期“重出口、輕進口”的意識影響,對于出口的優惠政策相應較多,再加上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等比較優勢,使得中國外貿總額急劇增長,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也因此導致中國外貿一直在無休止的貿易摩擦中負重前行。中國已經連續10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對外摩擦還呈現從貿易領域向投資、金融、匯率等領域延伸的趨勢。近些年“中國威脅論”日益升溫,就是對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和飛速增長的外貿規模而產生擔憂的表現。
巨額貿易順差導致貿易摩擦增多,直接增加了外貿企業的風險,間接地也會影響生產企業和社會公眾的福利。與此同時,巨額貿易順差導致國際收支嚴重不平衡,增加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加劇了流動性過剩的局面,成為了宏觀調控面臨的棘手問題。
2)政策變化風險和外匯風險
政策是影響企業經營的重要因素。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會考慮到其連續性,但對企業而言,政府制訂政策的依據、何時制訂以及制訂什么樣的政策則難以預測。一旦政府制訂的政策不利于企業的經營,但由于政策執行的強制性就可能給企業帶來危機。例如財政部等五部委發布廣告,自2006年9月15日起將對紡織品出口退稅從13%下調至11%,而服裝的出口退稅仍“按兵不動”,維持13%。出口退稅2%的下調,對本來就飽嘗“特保”之苦、處于微利時代的紡織企業來說,不啻為重重一擊。
外匯風險是指在不同貨幣的相互兌換或折算中,因為匯率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始料未及的變動,致使有關金融主體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或實際成本與預期成本發生背離,從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這幾年,人民幣異常升值情況下,為了留住訂單,不少國內企業采取裁員等縮減成本的方法,這樣所造成的不僅是企業的損失還會增加國家的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