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平臺,旗下有Facebook、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Oculus等產品。
但是除了 Facebook,和在2014年8月將 Facebook 中通訊功能分拆出去的 Messeger,其他的重要社交產品幾乎全部來自于收購:
- 2012年4月,10億美元收購圖片社交分享產品 Instagram。
- 2014年2月,190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即時通訊產品 WhatsApp。
- 2014年3月,200億美元收購VR公司 Oculus。
基于此,Facebook 也是全球擁有最多社交用戶的公司。據 Statista 的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7月,在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排名中,Facebook 旗下的四款產品 Facebook、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分列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日活分別為22.34億、15億、13億、10億。
目前,Facebook 的商業變現方式有:- 社交媒體(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等)中的照片、視頻、輪播等信息流廣告
- 支付分成
- VR平臺(Oculus)的VR硬件售賣以及平臺游戲等軟件售賣
基于龐大的用戶群和流量,Facebook 的主要變現方式是廣告,98%左右的收入都來自于廣告業務。
在全球的廣告市場,搜索廣告一直保持細分市場規模第一,而社交廣告則在2016年超過展示廣告位居第二。
谷歌的核心收入來源就是搜索廣告。2018年Q4,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廣告業務收入達到393億美元,占總收入的83.1%。而 Facebook 在2018年Q4的廣告收入為166.4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98.38%。
Facebook 主要依靠自有流量變現,占比90%。其中在 Facebook 中的核心是移動信息流廣告以及右側展示類廣告,Instagram主要是依靠圖片、視頻、輪播、Stories等廣告,Messenger通過 Messenger Bot AI客服提供動態消息廣告。而 WhatsApp 商業化緩慢是因為之前創始人堅持“無廣告、無游戲、無噱頭”。Facebook 的廣告投放平臺是 Facebook for Business,主要按 CPM 和 CPC 收費。而2014年收購的 LIve Rail 則負責視頻廣告的投放。
Facebook Network 則屬于站外廣告聯盟流量,占比10%。Facebook 與第三方的分成比例是3:7。通過 Network,廣告主可以在移動版、桌面版以及網站觸及目標用戶人群。
目前,視頻廣告的占比逐年上升,主要在于視頻廣告可以加深用戶對商品印象,提高ROI。所以 Facebook 正在積極推視頻內容和視頻廣告。
不過,受到數據丑聞的影響,扎克伯格對 Facebook 有了新的發展思路。2019年3月,扎克伯格發長文稱過去15年,Facebook 和 Instagram 幫助建立了一個公開社交場所,但人們開始迫切需要更為私密的空間,短時消息和小型群體是迄今為止增長最快的在線交流領域。
按照扎克伯格的說法,如果端到端加密的服務貫穿到 Facebook 旗下的 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 DM 等即時通訊業務,那么對廣告業務利潤的影響非常之大。這意味著 Facebook 需要找到更加多元的收入來源,才能擺脫對廣告的依賴。
這直接可以學習的對象就是微信。但是其實從2014年開始,Facebook Messenger 就在不斷拓展支付、游戲等服務,甚至還開發出對話式服務讓用戶在 ChatBot 上訂酒店房間。但這些商業化效果都不明顯。
如果沒有平臺的支付體系,就很難學習微信生態體系的商業化。微信支付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中國特殊的國情(春節發紅包)。
相比之下,美國的信用卡體系過于完善,且在電商支付領域 PayPal 擁有絕對的優勢。Facebook的商業轉型,并不會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