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指出:u201c二十世紀是生產率的世紀,二十一世紀是質量的世紀u201d。二十一世紀的顯著特征之一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這給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提供了空前的機遇,但也帶來了競爭加劇、質量要求高等諸多挑戰。二十一世紀的質量經營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注重質量文化建設企業應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質量文化,以形成企業質量經營的精神支柱。它是企業處理與員工、股東、社區、顧客、供方等相關方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質量文化代表著企業的質量哲學、質量理念以及不斷追求質量第一的精神。優秀的質量文化是企業實現永續經營的不竭動力。國內外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無不具有鮮明的質量文化特征,如海爾集團的u201c顧客永遠是對的u201d,波音公司的u201c我們每一個人都代表公司u201d等。
強調質量戰略經營質量戰略經營將質量經營提升到企業戰略的高度,來制訂企業質量的長遠目標及實施方針。世界著名質量管理專家哈靈頓博士指出,質量戰略經營不是質量經營和戰略經營的簡單結合,而是使企業迅速找準方向、不斷抓住機會,取得意外效果的知識經濟管理模式。質量經營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如果缺少戰略考慮,那么,從長遠觀點看,這種利益是微不足道的;而戰略經營更多地考慮如何抓住機會,使企業朝著有利于它的方向發展,但往往又因為很少注重質量而以失敗告終。質量戰略經營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要不斷地考慮如何抓住機會,又要具備利用這種機會的質量條件,才能使企業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并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注重培訓,質量知識的轉移一般而言,質量知識包括質量的概念、原理以及質量工具和方法等。由于質量與企業經營的進一步密切結合,在企業中從最高層管理者到每一名員工都有自己的質量職責,都需要懂得質量經營。質量的概念和原理已被生產者和許多領域的專業人員所接受。因此,質量工具和方法為質量專業人員所專有的陳舊的工作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要。美國質量協會(ACQ)未來研究項目的研究小組認為u201c未來的一種前景是質量知識將由質量專業人員向普通員工轉移。這種趨勢是由信息技術及其對知識管理的影響造成的u201d。
更加重視顧客的價值系統質量是由顧客定義的,企業競爭關注的焦點是顧客的價值系統,只有企業的產品比競爭對手更能有效地滿足顧客的價值系統,企業才能贏得顧客。
所謂顧客的價值,就是能為顧客提供利益及其可能性的東西,顧客的價值包括質量、專有權、方便等,顧客的價值系統是顧客的價值及其關系的總和。顧客的價值系統具有如下特點:
1)適用性。就是顧客對產品和服務的期望,它全面地說明了顧客的價值,只有當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具有對顧客價值的適用性,才能實現產品的價值。
2)變化性。顧客的價值系統將隨外部所能提供的滿足的條件而變化,因此質量經營應該關注并預測顧客價值系統的變化趨勢。
3)超值性。是指顧客從企業提供的產品中獲得的總收益價值大于顧客購買該商品的總付出價值。超值性這一概念,將產品所提供的價值與顧客付出的價值作了比較,只有當產品所提供的價值大于顧客付出的價值時,企業才能得到顧客對其的忠誠。
4)綜合性。顧客的價值系統不僅考慮顧客,也不僅考慮產品,它將視野放到更大的范圍u2014u2014與顧客、產品相關的周圍世界的關系上。
5、強調質量改進
u201c質量改進永無止境u201d是質量經營的基本信念。通過改進質量形成過程中各環節的工作,才能使產品、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從而使企業不斷地保持競爭的優勢。為了指導企業做好質量改進工作,國際標準化組織1993年發布了質量改進標準。在質量改進活動中,以實際狀況和資料的分析為基礎進行決策是很重要的,需要正確地運用有關方法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