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對外貿易快速增長。伴隨著外貿的增長,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也不斷提高。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
第一階段是1985~1990年,隨著中國對外開放逐步擴大,出口緩慢增長。1985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為9.02%,進口依存度為14.08%,1990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首次達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為16.05%,進口依存度為13.84%,中國出口慢慢趕上并超過進口。這一階段,主要由于國內資源緊缺和大量技術設備的進口,使進口依存度連續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第二個階段是1990年~2000年,在這一階段,中國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使出口額年均增長達到12.4%,超出了中國年均GDP的增長速度8.8%。勞動密集型產業崛起,加工貿易的開展,使出口快速增長,出口依存度超過進口依存度,推動外貿穩步上升,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雖然1996~1999年四年內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達到43.9%。
第三個階段是2001年至今。隨著中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加深,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明顯,200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歷史性的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超過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和世界貿易的增長。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快速增加, 2002年突破50%,2005年已經高達63%,2006年更是達到67%的高點,此后受我國經濟轉型、內外需結構調整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從2007年開始對外貿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08年為60.2%,到2011年更是低至50.1%,僅比2002年高0.1%。據有關學者分析中國已經躋身中等貿易依存度國家行列,即貿易依存度集中在30%~100%之間,如法國、意大利、英國、韓國、德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