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企業都有符合其自身特點的組織形式,服裝生產企業同樣如此,它根據企業規模、生產模式等進行管理,以形成不同的組織架構。服裝生產企業根據其規模大小,一般有以下三種組織架構。
一、小型企業的組織架構
1.規模和生產方式
在我國,60人以下的u201c服裝廠u201d即為u201c小型服裝企業u201d,這種類型的服裝廠在我國服裝業集群的城市或地區特別多,它們散布在大、中型服裝企業的周圍,一般多在近郊農村。大多數是為大、中型服裝企業或服裝貿易公司做來料、來樣加工,只賺取勞務費。也有的小型企業,其生產方式為自產自銷的,沒有開發和設計能力,產品一般在附近的小商品市場批發和零售,并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什么款式或品牌好銷,它們就對其進行仿造生產。產品的原材料質量差、工藝粗放、管理簡單,但因產品的銷售對象是低收人階層和貧困地區,所以也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2.組織架構
小型服裝生產企業因人員少,所以管理層次也少,多數工作都由廠長(即老板)自己處理。例如接單、決定什么產品生產、采購、銷售、結賬等,企業的管理往往采取一竿子到底的管理模式,即直線式組織架構,見圖1-1。小型企業一般只有兩個管理層次,廠長通過三個生產組長實現對全部工人生產活動的管理。三個生產組長的職責分別為裁剪組長(包括打板)負責制板、裁剪工作;縫紉組長管理裁片的發放和成衣的驗收;整燙包裝組長管理后整理和產品包裝等工作。
圖1-1小型服裝生產企業組織架構
3.優缺點小型服裝生產企業的組織架構較為簡單,其優缺點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管理人員少,可以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
(2)廠長經常接觸工人,生產生活上出現的問題可以及時解決,不會影響正常的生產秩序。
(3)服裝款式和品種變化快而數量少,直線式組織架構應變.適應能力強。
(4)因直線式組織架構簡單而且粗糙,多數不實行流水作業,而是由每個工人成件制作,產品質量無法控制,標準極低,嚴重影響產品的品質。
(5)管理不規范,隨意性很大,很難建立一支穩定的技術工人隊伍。
二、中型企業的組織架構
1.規模和生產方式
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服裝工業初步形成,其規模小,管理方式落后,沒有進入市場經濟體系。改革開放后,我國服裝工業產銷兩旺,服裝企業快速膨脹。進入20世紀90年代,300u2014500人的生產企業增加迅速,干人以上的大型企業也相繼形成。在我國,一般人數在200人以上,千人以下的服裝企業即為u201c中型服裝企業u201d。目前我國服裝企業具有一定規模的多為中型服裝企業,生產方式實行流水生產,從產品開發到成衣銷售分工較細、層次較多、部門齊全,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穩定的銷售渠道。此類企業一般都以接訂單、生產出口產品為主,部分企業內、外銷兼顧。中型企業的組織架構較為復雜,通常采用直線職能架構。
2.組織架構
中型服裝生產企業一般有五個管理層次(圖1-2)。
第一層為董事長、總經理和副總經理;
第二層為各職能部門經理和生產廠長;
第三層為生產車間主任;
第四層為生產車間班長和組長;
第五層為作業工人。
這種組織架構適合具有幾百人的生產企業,其特點是分工明確、管理規范、職責分明。
圖1-2中型服裝生產企業組織結構
三、大型企業的組織架構
千人以上的大型服裝生產企業的組織架構,大多數仍以直線職能架構為基礎。在中型企業的組織架構的基礎上增設u201c五師u201d,即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總設計師和總工藝師,協助總經理管理本單位的全部生產和經營工作,其組織結構如圖1-3所示。
圖1-3大型服裝生產企業組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