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有一句古老的諺語:u201c鄰不可選u201d。但是歷史證明,這句話并不是u201c放之四海而皆準u201d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前蘇聯的領導人總是謀略以自己的喜好影響周邊的鄰國,在這些鄰國中,有些國家直接成為了u201c蘇維埃聯盟u201d的一部分,有些則在意識形態及經濟上完全信賴于蘇聯,有些則與之反目成仇。
總起來說,中俄兩國關系一直能建立在u201c友好鄰邦u201d的基礎上,因為兩國間邊界線之長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兩國所無法比擬的。 n
最近一段時期,兩國總是能在國家利益上找到共同語言;但是在有些時候,兩國的觀點卻截然不同。
本文試圖分析中俄兩國的雙邊關系發展現狀,并展望兩國u201c和平共處u201d的發展前景。 n
往事回首 n
中國人有一非常有趣的傳統便是以數字來描述所見到的各種現象。對于中俄關系,中國總結為u201c二熱二冷u201d:u201c熱u201d指的是兩國領導人間的政治聯系和協議,u201c冷u201d則指的是兩國間的經濟往來及民眾關系。 n
1989年,俄羅斯人的外交u201c改革u201d有一個成功的開始,那便是中俄關系的由陰轉睛。兩國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敵對后,同時做出決定,將兩國關系正常化,在此后的十幾年里所發生的一切證明了當時兩國領導人的決策是非常明智的。
兩黨都成功地克服了雙方意識形態上的矛盾,并建立了一個友好的貿易性的關系。在這一時期,中俄兩國的領導人進行了十余次高峰會議,簽署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文件,保證了雙方邊界的和睦,確立了雙邊關系發展的方向。 n
然而兩國貿易交往的進一步發展,需要雙邊關系u201c更上一層樓u201d。1996年4月,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國的領導人在中國的上海會晤并簽署了第一個區域性邊界關系協議u2014u2014u201c上海五國協定u201d。一年之后,五國領導人再次相聚莫斯科,鑒定了又一個多邊協定,表明要分別減少邊界地區的軍事力量。
由于這些積極的接觸,中俄兩國的邊境糾紛得到了順利的解決,兩國都不約而同地將眼光放在了和平發展而不是武力炫耀上。至于在俄羅斯的政治日程中,中國空間占據了多么重要的地位,普京的北京之行當可以給這一問題以滿意的答案。 n
貿易發展 n
中俄關系正常化的又一成就便是雙方貿易關系的重建,這甚至先行為政治關系的恢復。1982年4月,中俄鑒定了一個邊界貿易協定,確立了地區貿易及跨國界的合作關系。在十年之后,中俄的雙邊貿易再創高峰,中國躍升為俄羅斯的第二大貿易國,其貿易量僅次于以易貨交易方式為主的德國。1993年,中俄貿易量達到77億美元,但遺憾的是這一高峰至今無法突破。
中俄兩國在發展經貿關系上的共同努力,為兩國邊界地區發展區域性聯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的區域性關系開始建立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這極大地緩解了俄遠東地區的食品需求。
各取所需 n
中俄兩國的市場在結構及技術水平上猶如孿生。直到今天,在一些中國的工廠還有蘇聯制造的機器在運轉,急待現代化。 n
地理上的接壤也為中俄兩國發展地域性貿易創造了有利條件,兩國同時進行的市場改革也為外資經濟成份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在俄羅斯國內,隨著亞洲疆域與歐洲疆域之間的日益脫節,再加上運輸費用的不斷攀升,俄羅斯地方性貿易的指向再次調整,其在亞洲的周邊國家成為地方貿易的新方向,中國首當其沖。
俄羅斯主要向中國出口:化學肥料、軋制鋼鐵、石油制品、工業材料、醫療藥品、汽車、航空設備、大馬力拖拉機及機械產品等。中國則主要向俄羅斯提供:服裝鞋帽、食品、棉紡織品、家用電器等。u201c中國制造u201d已經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大多數老百性的生活休息相關。
發展潛力 n
實際上,中俄間貿易的發展潛力還遠不止于此,雙邊貿易還是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阻力。這其中有純經濟方面的因素,但也同時受制于兩國關系的陰晴圓缺。在兩國現有的雙邊貿易中,高科技商品只能占到很小的比重;兩國的貿易更多地局限于地方性、邊界性及低水平交易方式,而不是以互惠獲利為出發點。
在最近一段時期內,很多試圖闖進中國市場的俄羅斯商品都缺乏競爭力,中俄的地方貿易又更多地局限在易貨交易上。中俄的u201c倒爺u201d們活躍異常,他們在中俄邊界不斷地來回穿梭,在買者與賣者兩個角色間不停轉換。 n
然而兩國貿易再跨一步需要兩國關系的再度開放。易貨貿易的蜜月早已結束,雙方誰也不再鐘情于有失公平的原材料及燃料交易。
排除萬難 n
一些沒有任何國際貿易經驗的俄羅斯小公司經常做不到中規中舉,甚至有時會撕破協議。當然,有時他們的中國伙伴也會以牙還牙。由于對市場經濟的認識幼稚,再加上過分地急功近利,兩國貿易并不順暢。
困撓中俄貿易的另一難題便是交通運輸。在兩國的邊境線上,只有兩條鐵路線穿梭并行,這使得兩國商業協議中的30%無法得到實施,同時每天都有3000到5000車箱的貨物囤積在俄羅斯的火車站,苦盼運往中國。
空前絕后 n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中俄的貿易額僅占到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4%,俄羅斯也落到日本、美國、德國、韓國之后而位列中國第五貿易國。這不禁讓人想起在五十年代時,中國與前蘇聯的貿易幾乎占到了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半。中俄雙邊貿易及經濟系的進一步發展,需要中俄兩國激發更大的投資活力,在邊境處創造更自由的經濟空間,并且在更廣泛的范圍內聯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