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君主立憲國,憲法訂明u201c主權在民u201d,而天皇則為u201c日本國及人民團結的象征u201d。如同世界上多數君主立憲制度,天皇沒有政治實權,但備受民眾敬重。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憲法沒有賦予君主任何權力的君主制國家。
[14]日本政治體制三權分立:立法權歸兩院制國會;司法權歸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權歸內閣、地方公共團體及中央省廳。
[14]憲法規定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為日本國會,分為眾參兩院。選民為20歲以上的國民。
[14]現行《日本國憲法》于1947年5月3日實施。憲法規定,國家實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天皇為日本國和日本國民總體的象征,無權參與國政;u201c永遠放棄把利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u201d(第9條)。
根據憲法,日本實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鼎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天皇為國家象征,無權參與國政。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和唯一立法機關。內閣為最高行政機關,對國會負責。日本首相正式名稱為內閣總理大臣,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腦。
[14]由眾、參兩院組成,為最高權力機關和唯一立法機關。眾議院定員為465名,任期4年。首相有權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參議院定員為245名。參議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半數,不得中途解散。在權力上,眾議院優于參議院。每年1月至6月召開通常國會,會期150天。其它時間可根據需要召開臨時國會和特別國會。現任眾議院議長大島理森(OSHIMA Tadamori),2015年4月就任。參議院議長山東昭子(SANTO Akiko),2019年8月就任。
[1]內閣為最高行政機關,對國會負責。由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廳的大臣組成。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內閣成員由內閣總理大臣任免,天皇認證。現內閣由2021年10月公布,主要成員為:首相:岸田文雄;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細田派);財務大臣:鈴木俊一(麻生派);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細田派);防衛大臣:岸信夫(細田派)留任;外務大臣:茂木敏充(竹下派)留任;厚生勞動相:后藤茂之(無派閥);經濟再生擔當大臣:山際大志郎(麻生派);新冠疫苗擔當大臣:堀內詔子(岸田派);少子化擔當大臣:野田圣子(無派閥);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小林鷹之(二階派),新設職位;總務大臣:金子恭之(岸田派);法務大臣:古川禎久(無派閥);文部科學大臣:末松信介(細田派);農林水產大臣:金子原二郎(岸田派);國土交通大臣:公明黨副代表(副主席)齊藤鐵夫;環境大臣:山口壯(二階派);復興大臣兼任沖繩及北方擔當大臣:西銘恒三郎(竹下派);國家公安委員長:二之湯智(竹下派);世博會擔當大臣:若宮健嗣(竹下派);數字化擔當大臣:牧島花蓮(麻生派)。
[15]司法權屬于最高法院及下屬各級法院。采用u201c四級三審制u201d。最高法院為終審法院,審理違憲和其他重大案件。高等法院負責二審,全國共設八所。各都、道、府、縣均設地方法院一所(北海道設四所),負責一審。全國各地還設有簡易法院和家庭法院,負責民事及不超過罰款刑罰的刑事訟訴。最高法院長官(院長)由內閣提名,天皇任命,14名判事(法官)由內閣任命,需接受國民投票審查。其他各級法院法官由最高法院提名,內閣任命,任期10年,可連任。各級法官非經正式彈劾,不得罷免。現任最高法院長官大谷直人(OTANI Naoto),2018年1月就任。
[1]檢察機構與四級法院相對應,分為最高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區(鎮)檢察廳。檢察官分為檢事總長(總檢察長)、次長檢事、檢事長(高等檢察廳長)、檢事(地方檢察廳長稱檢事正)、副檢事等。檢事長以上官員由內閣任命。法務大臣對檢事總長有指揮權。現任檢事總長林真琴(HAYASHI Makoto),2020年7月就任。
[1]戰后日本實行u201c政黨政治u201d,代表不同階層的各種政黨相繼恢復或建立。目前主要政黨有:執政的自民黨、公明黨;在野的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日本共產黨、日本維新會、社民黨等。
[1](1)自由民主黨(簡稱u201c自民黨u201d):執政黨,第一大黨。1955年11月由原自由黨和民主黨合并而成,此后連續單獨執政長達38年。1993年下野,其后數度與別黨組成聯合政權。2000年4月起與公明黨、保守黨聯合執政。2003年11月,自民黨吸收原執政三黨之一的保守新黨,形成與公明黨兩黨聯合執政的局面。2009年8月,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遭到慘敗,再度成為在野黨。2012年12月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勝,重新執政。主張立足民主政治理念,維護自由經濟體制,修改憲法,堅持日美安保體制,增強自主防衛力量。對外政策方面強調以日美同盟為基軸,積極拓展外交布局。現任總裁菅義偉(SUGA Yoshihide),干事長二階俊博(NIKAI Toshihiro)。
(2)公明黨:執政黨。1964年11月成立,其母體為宗教團體創價學會。1970年6月實行政教分離。曾于1993年8月參加非自民聯合政權,并歷經分裂組合。2000年4月,公明黨與自民黨、保守黨組成聯合政權,2009年8月眾議院選舉后成為在野黨,2012年12月眾議院選舉后重歸執政黨。該黨提倡在和平主義基礎上構筑u201c世界中的日本u201d,主張堅持u201c中道路線u201d,貫徹深入民間的民主主義,尊重地方自主性,推行地方分權。現任黨代表山口那津男(YAMAGUCHI Natsuo),干事長石井啓一(ISHII Keiichi)。
(3)立憲民主黨:最大在野黨。2020年9月15日由原立憲民主黨、原國民民主黨等在野黨重組成立,現任黨代表枝野幸男(EDANO Yukio),干事長福山哲郎(FUKUYAMA Tetsuro)。
(4)國民民主黨:2020年9月15日,原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等10余名國會議員另立新的國民民主黨。現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TAMAKI Yuichiro),干事長榛葉賀津也(Shinba Kaduya)。
(5)日本共產黨:1922年7月15日成立,戰后獲合法地位。七十年代中期步入發展的高峰期,九十年代后再次調整政策主張,注重靈活務實。黨章規定黨的性質為u201c工人階級政黨u201d和u201c全體日本國民的政黨u201d。主張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乃至共產主義社會;廢除日美安保條約,將日本建成獨立、民主、和平的自由國家。現任中央委員長志位和夫(SHII Kazuo),中央書記局長小池晃(KOIKE Akira)。
(6)日本維新會:2015年11月成立,以近畿地區為主要勢力范圍。主張成立大阪都,實現大阪府的副首都化,推進地方分權,打破中央集權。改革統治機構,推動修改憲法,實現首相普選。現任黨首松井一郎(MATSUI Ichiro),干事長馬場伸幸(BABA Nobuy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