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的原始居民是奇楚亞、艾馬拉、莫奇卡和普基納等印第安人。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開始定居在庫斯科,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發展。13世紀,屬于奇楚亞的印加部落自庫斯科盆地向外擴張,1438年占領整個秘魯和附近一些地區,建立以庫斯科為首府的印加帝國。1531年,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率西班牙遠征隊入侵,翌年11月16日在卡哈馬卡誘俘了印加國王阿塔瓦爾帕,勒索大量財寶后背信棄義地將他處死。1533年,秘魯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542年,西班牙王室在利馬設總督府,建立秘魯總督區,成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的中心。當時秘魯商業發達,商人操縱著大部分南美的進出口貿易,西班牙人從南美掠奪的貴重金屬及其他物資均從秘魯運出。殖民者在秘魯大肆侵占土地,強制推行u201c米塔制u201d,迫使印第安人到礦場從事奴役性勞動,致使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為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印第安人舉行過多次起義,其中規模較大的有1535年的曼科起義、1742年的胡安·桑托斯起義和1780~1781年的圖帕克·阿馬魯起義。
1821年7月28日宣布獨立,建立秘魯共和國。1835年10月28日,玻利維亞和秘魯正式合并,稱秘魯u2014玻利維亞邦聯。1839年2月20日邦聯徹底瓦解。1854年廢除奴隸制。1879~1883年,秘魯聯合玻利維亞同智利進行爭奪硝石產地的南美太平洋戰爭。秘魯戰敗后,智利奪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產地塔拉帕卡省,并控制了秘魯的塔克納、阿利卡兩省。
1929年,雙方經過和平談判,秘魯收回塔克納省。1933年與哥倫比亞發生邊界戰爭,秘戰敗。1948年10月,奧德利亞發動軍事政變上臺。1963年6月,人民行動黨貝朗德·特里當選總統。1968年10月3日,貝拉斯科陸軍中將發動政變后出任總統。1975年8月29日,莫拉萊斯將軍接管政權,1977年宣布u201c還政于民u201d。1980年舉行民主選舉,恢復文人政府。1990年至2000年,u201c改革90u201d領導人藤森(日裔)兩任總統,2000年11月辭職流亡日本。2001年至2006年,u201c秘魯可行u201d黨領導人托萊多任總統。2006年至2011年,阿普拉黨領袖阿蘭·加西亞·佩雷斯任總統。2011年7月28日,民族主義黨主席奧良塔·烏馬拉就任總統,任期5年。
[4]2017年6月2日,聯合國大會選舉秘魯為2018年和2019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2018年3月23日,馬丁·比斯卡拉接任秘魯總統。2019年9月30日,秘魯副總統阿勞斯宣布辭職、德爾索拉爾辭去總理職務。秘魯政府當晚宣布將于2020年1月26日舉行國會選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