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社會主義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社會主義經濟的正常運行是要求做到投資品生產、消費品生產和中間產品生產的相互銜接、協調發展。但是,由于資源約束以及其他原因,社會主義國家不可避免地會在某些產品上出現u201c短缺u201d,需要用進口來彌補;同時,本國的某些產品也為國際市場所需要,通過出口可以換取外匯,用以購買國外產品。這樣,通過國際貿易,就能取得本國經濟協調發展所需的物資,有利于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
第二,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一要有盡可能多的資金,二要有適用的技術和設備,三要有合格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四要有來自多方面的經濟信息。發展對經濟關系有利于在短時期內獲得這些條件,從而使社會主義國家不走或少走彎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
第三,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提高社會主義經濟效益的需要。在封閉條件下,一國經濟效益的提高會受到國內資源和技術水平的制約。實行對外開放,則可以突破這一制約,發揮各國的相對優勢,通過專業化分工和國際交換,取得比較利益,實現以較少的勞動耗費取得較多的有用勞動成果,更好地滿足社會需要,提高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效益和福利水平。
第四,發展對外經濟關系也是改革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需要。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證明,為了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除了必須總結本國的歷史經濟,認真研究本國經濟的實際狀況和發展要求之外,還必須善于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內的一切反映現代化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先進經驗。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對外開放,面對高度市場化的世界經濟體系,勢必要求創造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環境,這會促進國內的經濟體制改革,從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