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成這部書稿的起草工作,本人從2001年秋季開始做寫作計劃。后來由于去廣州外語外貿大學進修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員外語,耽誤了半年的組織寫作工作?;啬喜髮W以后,第一批嘗試用英語給研究生、本科生上課,對個人屬于挑戰性質的創新工作;順利做下來,又花了不少時間。接著競聘歷史系主任成功,大量的公務活動占用了太多上班時間。隨后,競聘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崗位,履行職務三年,協助省黨政領導接待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等各國貴賓訪問南昌大學,為學校外事做了很多服務性的工作。學校日?,嵓毜墓珓仗泵Γ谷恢荒芫S持一般性的教學,而寫作、發表帶有學術性的東西幾乎不可能。直到2007年6月初調任法學院黨委書記一職,才算從瑣屑雜亂的類似后勤兼辦公室工作中解脫出來,一邊重新熟悉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專業研究生教學和研究工作,一邊恢復《英法文化寫意》的起草工作。
本書的內容、結構、體例和大綱都是顧興斌和顧敦罡制定的。前言和后記由本人起草。正文中的英國部分即第一章至第六章和法國部分的第七章至第九章全部由顧興斌和顧敦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