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對外開放與對內改革
作為驅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巨輪的對外開放與對內改革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鄧小平在提出對外開放政策的同時,也闡明了對外開放與改革二者之間的內在有機聯系。他指出:u201c搞建設關起門不行。關起門有兩種:一種是對國際;一種是指對國內,就是一個地區對另外一個地區,一個部門對另外一個部門u2026u2026這就要對內把經濟搞活,對外實行開放政策。u201d①u201c一個對外經濟開放,一個對內經濟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對內搞活也就是對內開放,實際上都叫開放政策。u201d②u201c要尊重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搞兩個開放,一個對外開放,一個對內開放。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孤立起來、閉關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強國際交往,不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和資金,是不可能的。對內開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u201d⑧u201c中國要得到發展,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對內改革。改革,包括上層建筑領域的政治體制改革。u201d④u201c開放是兩個內容,一個對內開放,一個對外開放。u201d⑤u201c我們制定了兩個開放的政策,即對外開放和對內開放。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沒有這兩個開放不行u2026u2026這是一整套相互關聯的方針政策。u201d⑥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到,鄧小平是從戰略的高度來考察對外開放與改革的關系的。首先,他認為必須用開放性的觀點看待國內外的問題,這樣才能把握開放與改革關系的實質。其次,經濟開放與經濟改革是相互促進、相互交融的。經濟開放的國內要求就是打破地區、部門間的封閉和割據狀態,而國際要求則是與國外要素相交換。再次,開放兩個方面要解決的問題實質是一樣的,國內開放也就是搞活、改革,對外開放則是解決國際經濟關系方面舊的封閉體制的遺留問題,因而也是一種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