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01c中國經濟崩潰論u201d是當前西方一些媒體學者的言論,并不代表西方政府的觀點,也并不是西方主流看法。這些言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些學者媒體對中國特色的不了解,低估了中國抵御風險的能力,夸大了此次房地產政策調整的沖擊。
首先,中國雖然存在資產泡沫和樓市泡沫,但這不能因此得出中國樓市泡沫破滅就會造成中國經濟破滅的結論。
實際上,中國政府此次出重拳打擊房地產業是早有準備的,對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作過充分評估。在經濟快速增長而不是低迷時主動擠掉房地產泡沫恰恰表明了中國政府掌控了擠泡沫的主動權和回旋空間。中國政府報告中把今年經濟增長的目標確定為8%而不是11%或更高,就是預留下了足夠的調整空間。
其次從金融業系統來看,地產業的整頓必然會帶來銀行業的調整。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金融業會帶來系統性的危機。中國個人按揭貸款業務首付比例相對較高,一般在20%-30%,而且又將二套房首付提高至五成。所以與美國零首付相比,銀行個人按揭貸款風險不大。此外,中國無論國企、民企都留有一些閑置資金,可以承受這一輪緊縮政策。
最后,中國處于發展上升通道。從2009年年報和2010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增長依然處于快車道當中,中國經濟在此輪國際金融危機中率先走出低谷。因此,當前中國主要擔心的不是經濟低迷而是過度繁榮。
雖然中國樓市房產在某些方面與日本80年代經濟泡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確應該警惕經濟泡沫風險,但中國政策調控得當,不會經歷日本式的迷失二十年厄運,因為今天的中國與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處于完全不同的發展階段。換句話說,中國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有巨大的向前追趕發達經濟體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