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到境外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利合作,以促進與東道國的共同發展。截至目前,由我國投資主體在境外設立并通過商務部確認考核的合作區共13個,分布在u201c一帶一路u201d及非洲國家,成為我國企業參與u201c一帶一路u201d及中非工業化合作戰略和對外投資的重要平臺。
為進一步推動合作區建設發展,發揮行業商協會在合作區招商促進中的作用,經商務部領導批準,u201c中國境外合作區投資促進工作機制u201d于2015年6月正式成立,該機制由商務部合作司牽頭成立,機電商會、中國貿促會、紡織商會及上述境外合作區實施主體為該機制成員單位。工作機制設立辦公室,位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投資促進部。工作機制通過舉辦各類活動,擴大合作區宣傳力度,為我國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和國際產能合作做出應有貢獻。
自籌備成立以來,工作機制已在浙江省、四川省、江蘇省商務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共同在相關省份舉辦境外合作區與當地u201c走出去u201d企業對接交流活動,有力地促進了當地企業對外貿易投資合作,得到參會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高度評價。與此同時,工作機制積極組織中國企業赴印度、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等國開展投資考察,促進上述國家合作區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2018年11月,貿促會研究院發布《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投資指南(2018)》,為中國企業借力合作區赴海外投資提供參考,助力企業高質量u201c走出去u201d。此次發布的《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投資指南(2018)》共涵蓋了38家境外經貿合作區,覆蓋了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歐洲和非洲地區,涉及資源加工、制造加工、農業加工、商貿物流和科技研發等多個產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