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設置大學設立的學系有文科,理科,醫學,情報通信,自然科學,生命科學,藥學,運動科學,社會科學,經濟,生活科學,師范大學,藝術,法學,經營,東方儒學,并且設有一般研究生院,特殊研究生院和專門研究生院,并在經營學科里設有ASIAMBA,EMBA,IMBA等MBA學科。
學校現有21個學部(大學),有1437余名教授,1467非全職教授,24055余名學生。在國家推進的u201c頭腦21u201d大型研究計劃中,獲得科研課題最多,這更進一步顯示出實現這個宏偉目標的可能性。
專業概況本科專業:語言文學韓國語言文學,英文系,法語系,中文系,德語系,古代中文韓國文學,歷史學系,哲學系,圖書館及情報學
法學院法學系
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政治科學與外交,新聞媒體學,兒童青少年學,社會學,社會福祉學,心理學,行政學
經濟學院經濟學,統計學,國際經濟學
自然科學學院生命科學,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
計算機及電子工程學院電子與電力工程,計算機工程
工程學院化學工程,高分子工程,紡織工程,新素材工程,機械工程,建筑工程,景觀建筑學,環境工程,系統管理工程,建筑工程學(5年制)
師范學院教育學,古代漢語學,數學教育學,計算機教育學
生命科學學院食品與生命科學,生物機械工程,基因工程
醫學院醫學科
藝術學院美術科,設計科,舞蹈系,電影·電視及多媒體傳媒系,演技藝術系,服裝系
研究生專業:人文社會儒學,韓國哲學,韓國語言文學,英文系,法語系,中文系,德語系,古代中文韓國文學,歷史學系,哲學系,圖書館及情報學,教育學,教科教育學,心理學,法學,行政學,政治外交學,新聞媒體學,社會學,社會福祉學,經濟學,經營學,會計學,統計學,貿易學,家庭生活管理系,服裝設計學,兒童學
藝術·體育美術學,設計科,舞蹈系,電影·電視及多媒體傳播系,體育科學系
自然科學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工學,生命藥學
工程學院電子與電力工程,化學工程,新素材工程,機械工程,有機材料工程,產業工程,高分子工程,建筑環境工程,建筑工程,景觀建筑學,納米科學與技術
醫學院醫學
學院間協作表演藝術,比較文化,東亞學,保險精算學,生命工學,能源系統工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統設計工程,地球信息系統,生命醫學,半導體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分子藥學,應用換血,素材工學
職業研究教育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中國經濟與商業管理
注:- 招生日期: 每年4,9月各二次申請,一年各兩次。每年3月,9月入學。
- 招收選拔方法:材料審查,面試,韓國語考試
教師
資源數據( 2005年 4月)-儒學及東洋學: 10
-語言文學 : 11
-人文科學: 70
-法學: 25
-社會科學: 40
-經濟學: 33
-商學院: 23
-家政學: 14
-教育學: 17
-藝術: 24
-自然科學: 54
-計算機及電子工程: 58
-工程學: 127
-藥學: 20
-生命科學及自然資源 : 19
-運動科學: 12
-醫學: 457
- 成均語學院 : 32
- 東亞研究院 : 3
-工商管理研究生院 : 20
- 其他: 6 ( 2005年 4 月統計數據)
全職教師 1074 名
全職教授: 531 名 占教師總數的49%
副教授: 296 名 占教師總數的 27%
助理教授: 189 名 占教師總數的19%
全職講師: 58 名 占教師總數的 5%
在校學生總人數: 24055人( 2018年2月統計數據)
本科生( 19357 人)
人文及社會科學校區: 11097 人
自然科學校區:8260 人
研究生( 3486 )
國際學生占總學生數的百分之12
經營系,經濟系,貿易系,新聞傳播學,手機設計系,半導體系。
1、成均館大學為在校生提供了優質的數字化教育環境,改善后的校內教室,80%以上擁有數碼教學器材,不僅如此,成大還擴建了原距離實況影像教室,以達到教育學習效果的極大化。
2、韓國最大的企業u2014u2014三星集團為了使成均館大學早日進入世界名門大學之列,正積極地進行教育上的投資。特別是對理工大學的手機設計專業和半導體學科等三星電子主要技術學科進行重點投資,而且該學科的畢業生在加入三星公司時也享有極大的優先分數。
3、在韓國排2位的著名名牌大學。
4、學校人文社會校區位置在韓國首都首爾的市中心。
5、2005年,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合作成立中國大學院。
課程設置建筑學院:建筑學、造園術、城市環境工程
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組織心理學
經濟學院:經濟學、統計學
冶金和原料工程學院:冶金工程、原料工程
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
法律學院:法律
教育學院:教育、古漢語教育、數學教育、計算機教育
社會科學院:公共管理、政治科學和外交、新聞和大眾傳播、社會學、心理學、社會福利
生命科學院:食品和生命科學、遺傳工程
人類科學院:家庭生活管理和消費研究、現代設計、兒童心理和教育
運動科學院:運動科學、訓練科學
系統管理科學院:系統管理工程
醫學院:醫學
語言文學院:韓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院、英語言文學院、法語言文學院、德語言文學院、俄語言文學院
藝術學院:純藝術、設計、舞蹈、電影、電視和多媒體、戲劇
東方研究院:儒家哲學、韓國哲學、中國哲學
人文科學院:歷史、哲學、圖書館和信息科學
自然科學院: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學、化學
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學院:電氣和計算機工程
化學、聚合體和紡織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聚合體科學和工程、紡織工程
韓國名校,全韓排名穩居第2名,僅次于首爾大學
2022QS亞洲地區大學排名第17位
[2]2020QS世界大學排名第95位
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8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