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互動關系:多維視角的實證分析》將打破長期以來的貿易理論和金融理論研究相分離的局面,有助于在金融理論與貿易理論研究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把金融因素作為對外貿易新的比較優勢,不當拓展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比較優勢范疇,還增強了傳統比較優勢的解釋力。總之,本研究為構建金融與貿易的協調關系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和經驗證據,這對于協調金融與貿易之間的關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汪浩瀚,男,1964年1月生,安徽合肥人,教授,經濟學博士。現任寧波大學研究生院執行院長,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常務理事;u201c數量經濟學u201d和u201c產業經濟學u201d碩士生導師,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兼職博士生導師;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近幾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榮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經濟科學》、《國際貿易問題》、《經濟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1999年11月u20142000年9月受王寬誠教育基金會資助,赴加拿大做訪問學者。多年來,一直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計量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前沿專題》、《經濟學方法論》等課程。榮獲2004年寧波大學徐望月特別教師獎和2006年寧波大學首屆陽光教授榮譽稱號。
徐建軍,男,1977年4月出生,湖北赤壁人,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講師,經濟學碩士。研究興趣為現代宏微觀經濟理論與計量經濟學方法應用等。近3年來,主持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教育廳等單位的科研項目共5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部軟科學項目等10余項,在《國際貿易問題》、《經濟地理》、《科技與經濟》、《統計與決策》等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曾榮獲浙江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優秀論文獎、寧波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寧波市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寧波大學青年學術創新獎等獎項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