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01c文化外貿u201d,顧名思義就是以文化為紐帶發展對外貿易的一種形式,并不是文化產品的對外貿易。
我們大家知道文化的廣義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文化的狹義是:除了人類在社會歷史生活中的物質財富部分,專注于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技術、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
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可以加深理解u201c文化外貿u201d的意義。
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貫亞洲、連接歐亞大陸的著名陸上商貿通道。它是溝通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的重要橋梁,把古代的中華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臘文化和古羅馬文化聯系了起來,對促進東西方之間文明交流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古絲綢之路又是互通有無的橋梁,中國把絲綢、織錦、瓷器、漆器、鐵器、銅鏡等特產運到西域乃至歐洲,又把香料、珠寶、首飾、皮貨、藥材、寶石、駿馬和大量中國沒有的植物新品種運到中國。絲綢之路的功績,第一是文化交流;第二是物質交流。以絲綢之路為載體的交流活動具有二者兼備之功能,從來不可偏廢。u201c文化外貿u201d不是現在才有的,從絲綢之路時期就大量存在。
現代的對外貿易交往有政府間的,也有個體私人之間的,不管哪種交往都要解決中國人和外國人之間的關系。各國的人們在文化上的溝通,以致建立起彼此之間的友誼和信任,是促使物質交往的必要前提。有了信譽才能建立起物質交往的基礎。這已經成為一個普遍公理。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有很多公司和實體單位在對外交往中以文化交往帶動貿易發展,已收到很好效果。
我接觸到一位身為穆斯林的外貿經理李伍全先生,他在工廠生產第一線工作二十多年,搞對外貿易也接近二十年,他積累了大量工作經驗。尤其在改革開放以后,為了適應變化了的新形勢,他如饑似渴地在文化、技術知識方面繼續深人學習和鉆研。他在國際貿易、項目融資、管理會計、工程項目策劃方面,都有較深造詣。
多年來他下功夫學習伊斯蘭教知識,拜阿訇為師,學以致用,充分利用宗教文化開展友好往來,在伊斯蘭國家結交了很多知心朋友,甚至有些外國窮朋友在他的交往帶動下,現在也成為富甲一方的有錢人,這一切鋪墊,為長期穩定發展對外貿易,鋪平道路。
u201c文化外貿之路u201d以回憶錄和寫實的方式,展現出大量有趣畫面,那些生動的例子和栩栩如生的描寫,給人以濃厚情趣和意猶未盡而持久的回憶,從中體會到:一個有文化底蘊的人,會在各個行業里尋求新的發展方向,創造奇跡;也能在應對復雜局面時,不惶恐、不緊張,u2018在解決難題的方式方法方面,做到游刃有余。
文化是u201c軟實力u201d的組成部分,我們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精湛的藝術、厚重的倫理道德、虔誠的宗教積淀,在近代又有強大的傳媒手段,應該尋求喜聞樂見的方式加以宣傳和推廣。注重在u201c文化外交u201d、u201c文化外貿u201d方面進行有益探討,通過總結和反復實踐,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實效。
預祝李伍全先生u201c文化外貿之路u201d的出版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