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志歷來在各國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國際上也是一個備受重視但又并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各國對地理標志的保護方法也各有不同。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的研究,目前各國保護地理標志的方式大致可分為注冊證明商標或集體注冊商標保護、反不正當競爭法或消費者保護法、單獨立法保護三種保護方式。
1.通過注冊集體商標或者證明商標保護。
目前,約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注冊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的方式保護地理標志。要求地理標志的持有人將該商標予以注冊的生產低于范圍、技術標準、商標圖案等進行界定,這種界定是說明書的組成部分,當申請被批準時,該說明書就成為注冊中的重要部分,對注冊人和商標使用人具有法律約束力。這種保護方式的優點在于將地理標志納入到《商標法》的保護體系內,易于對農產品的地理標志進行程序化保護,也方便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取得保護。
2.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保護。
用《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保護地理標志的這種方法,在歷史上不斷發展。《巴黎公約》最初規定的行為,即能夠禁止或限于與虛假商號一起使用虛假產地標記的行為;后來發展為禁止使用虛假或者欺騙性的產地標記(巴黎會約、里斯本協定、馬德里協定),再發展到使用地理標志構成巴黎公約第10條之二所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一般性禁止。建立在反不正當競爭基礎上的地理標志保護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于法官要在訴訟過程中明確界定該地理標志定義中的關鍵要素,諸如生產地域、源自地理標志指示地域的特定質量,以及地理標志的聲譽。
即使在采取注冊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或者專門立法保護地理標志的國家,反不正當競爭法仍然是保護地理標志的一種補充手段,例如,中國商標法就是從反不正當競爭的目的出發,規定對于含有虛假地理名稱標志的商標不予注冊。
3.專門法保護。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接受專門法保護這種方法,目前國際范圍內約有20個國家按此模式保護地理標志。這種保護方式又可細分為注冊地理標志保護和原產地名稱保護。法國是實施原產地保護最早的國家,它有一套完整又專門的保護方法。法國政府設立了原產地名稱局(INAO),其主要職能就是對使用u201c經檢測u201d的原產地名稱的產品的質量進行檢測和控制。對于除葡萄酒、烈性酒和奶酪以外的其他產品的原產地名稱,則可以通過司法途徑或者行政程序認定。
除上述保護模式外,有的國家采用對不同產品的地理標志適用不同的法律和程序給予保護的做法。如澳大利亞制定了專門的法律《澳大利亞葡萄酒和白蘭地聯合體法案1980》,葡萄酒地理標志的保護要依據該法進行注冊保護,除葡萄酒之外的產品標志則依據《商標法案1995》通過注冊證明商標保護。
中國目前存在三套地理標志保護制度,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準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準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實施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