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以及物流業這十個行業,有的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有的是中國重要的戰略性產業,有的是中國重要的民生產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地位舉足輕重。其中九個產業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達到1/3,規模以上企業上繳稅金約占中國稅收收入的40%,直接從業人員約占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數的30%。
n從解決u201c三農u201d問題看,僅紡織和輕工的食品、造紙、家具、家電、皮革、日化等部分行業,相當的產值來源于農副產品深加工業,涉及3億農民,吸納進城務工近6000萬人。鋼鐵、石化、有色金屬作為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工業,船舶和裝備制造作為重要的基礎裝備工業,在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高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使中國社會信息化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拉動消費作用大,其增加值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16.5%,占GDP的6.6%。中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工業化、城鎮化和國際化面臨的發展和建設任務艱巨,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可預見的將來,這些行業的地位和作用不會改變。
n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逐步加深,市場需求出現萎縮,市場銷售不暢導致外貿出口較為困難,停產半停產的企業逐漸增多,虧損企業和虧損額明顯擴大,形勢比較嚴峻。一些產業出現的困難,固然有國際金融危機不可抗拒的影響的外因,也有中國工業發展方式粗放等一些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在市場形勢突變的刺激下集中暴露的內因。這十個產業雖然各具特點,但大多數的產品都處于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的低端,大而不強是其共性問題。主要表現為:產能過剩矛盾突出、規模化和集中程度低、創新能力薄弱、企業管理需要加強。即使沒有國際金融危機,這種粗放型發展方式也是難以為繼的。
n制訂和實施重點產業振興規劃是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增強后勁再上新臺階的重要舉措。要通過制訂和實施重點產業振興規劃,研究提出強有力的、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措施,穩定生產、穩定市場;同時抓住當前有利的時機,加快體制創新,推進結構調整,使企業競爭力有一個大提高,產業發展水平有一個大提升,為國民經濟再上新臺階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