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產體系發展的趨勢之一是走專業化道路,集中資源以加強核心競爭力。在生產價值鏈的技術開發、產品制造、市場營銷三大環節中,跨國公司更多的是抓兩頭:一頭抓技術創新、技術標準的制定和推廣、新產品的開發和升級;另一頭抓產品銷售渠道,在品牌管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環節上不惜重金。技術進步使當代國際生產體系派生出一種新的企業形式u2014u2014u2014新產業集群。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定義,產業集群是指企業集中于一種或數種產業,得益于由競爭者、買方和供方組成的網絡協作關系。如芬蘭以諾基亞為核心的電信設備產業集群、美國以英特爾和微軟等為核心的電腦產業集群、加拿大的林業產業集群等。產業集群集中在高科技產業,它超越了直接市場交易方式,改變了市場交易系統。傳統意義上的直接市場交易對象是產品,而產業集群交易對象是企業的能力,包括技術能力、融資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等。
- 通過u201c外包u201d業務,提高企業的靈活性
外包是國外比較流行的一種企業業務,即企業只注重發展核心業務,而其他業務則發包給專業公司去做,如企業所需的某些產品由原來自己內部生產變為從外部供應商處購買。外包戰略的實質是給企業重新定位,截取企業價值鏈中比較窄的高利潤部分,縮小經營范圍,重新配置企業的各種資源,將企業有限的資源集中于最能反映企業優勢的領域,以構筑企業競爭優勢,使企業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
合同制造商是根據供貨合同,為客戶提供商品和服務的企業。合同制造商的興起是近年來國際生產一體化發展的新趨勢。與貼牌生產商相比,合同制造商的優勢在于,它可同時為不同的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因而具有較高的設備利用率和效率。合同制造商不僅擁有規模經濟優勢,而且具備相當的技術創新能力。在必要情況下,可為客戶開發新產品,并承擔與產品制造相關的其他業務,如物流和訂購、產品的售后服務等。世界四大電子設備合同制造商分別是Solectron、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SCISystem和Celestica,它們的年銷售額均超過100億美元。
合同制造商的興起,說明在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企業要得以生存除了必須擁有核心能力外,還要通過建立伙伴關系,使擁有不同能力的合作者通過協議結合在一起,形成共享核心能力的合作企業網絡。企業網絡的本質特征是靈活生產。靈活性貫穿于企業合作過程的各個方面,而不僅僅是生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