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成品的征稅籌劃u201c產成品明細賬u201d一般按產品種類、名稱或存放地點設置一套既有數量又有金額的明細賬。該賬戶的借方反映產成品驗收入庫和其他轉入數,與u201c基本生產u201d、u201c待處理財產盤盈u201d等賬戶相對應。貸方反映結轉銷售成本和其他轉出數,與發出商品銷售待處理財產損失等賬戶相對應。余額在借方,反映庫存產品實有數。產品入庫時,填制u201c產成品入庫單u201d,由財會部門和倉庫分別登記入賬。平時倉庫u201c產成品保管賬u201d只反映產品的收付存情況,待月終,財會部門根據當月u201c產品成本計算表u201d中單位成本計算當月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登記入庫單價和金額數。記借:產成品;貸:基本生產。發出產品時,則按加權平均法或先進先出法確定發出產品的單位成本乘以發出數量計算發出產品金額,記借:u201c銷售(或發出商品)收入u201d,貸:u201c產成品u201d,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對u201c產成品u201d的征稅籌劃,應以u201c產成品明細賬u201d為中心,結合產品交庫單、出庫單、產品成本計算表、產品盤存表、銷貨發票等憑證,對照倉庫u201c產品收付存保管賬u201d進行分析,查明有無錯記、漏記產品數量、金額等情況。
(一)產成品入庫的征稅籌劃
對產成品入庫的征稅籌劃分兩方面進行:
(1)核實產品入庫數量,看入庫數量是否正確,有無漏記、少記入庫數量或將完工產品轉為賬外物質。征稅籌劃時,首先將u201c產品交庫單u201d與生產車間付出產成品數量相對照,該批完工產品是否全部入庫;然后,將u201c產品明細賬u201d收入數量與u201c產品交庫單u201d、u201c產品成本計算表u201d的完工產品數量以及倉庫保管賬進行對照檢查,看產品數量、等級是否相符,落實有無少轉數量的問題。
(2)核實入庫產品成本。產成品成本應按實際成本計價,不得以估計成本代替實際成本。如果企業產品種類多,規格復雜,也可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但必須另設u201c產品成本差異u201d賬戶,反映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平時產品入庫按計劃成本記賬,到了月末,再按發出產品結轉產品成本差異。但是有的企業既不計算在產品成本,也不核算產成品的實際成本,入庫時計劃成本由u201c基本生產u201d賬戶結轉 u201c產成品u201d賬戶,當計劃成本偏高時,不僅影響產品的銷售成本,而且還可能使u201c基本生產u201d賬戶出赤字。征稅籌劃中如果發現這類問題,應責成企業調整。
其征稅籌劃方法如下:
①確定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差異額。
可在查實最后一個月末在產品數量的基礎上計算期末在產品的實際成本,再與u201c基本生產u201d賬戶的期末額相比較,其差額即為產品的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長期累計的差異額。
②確定應調整所得額。
確定企業長期按計劃成本結轉銷售成本而少轉利潤的數額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差異分攤率=差異額÷(期末產品計劃成本 本期發出商品計劃成本)×100%
期末產成品計劃成本應分攤的差異額=期末產成品計劃成本×差異率
應調整的所得額=差異額u2014期末產品計劃成本應分攤的差異額
另一方法是在查實最后一個月完工入庫產成品的實際單位成本的基礎上,按下面公式計算:
期末產成品實際成本=期末產成品數量×本月完工產品實際單位成本
期末產成品計劃成本應分攤的差異額=期末產成品計劃成本u2014期末產成品實際成本
應調整利潤額=差異額u2014期末產成品計劃成本應分攤的差異額
這種方法比較簡便,適用于各月的期末在產品比較均衡的企業,對期初和期末在產品成本可以略而不計,但準確性較差。
(二)產成品發出的征稅籌劃
產成品發出,無論是銷售還是自用,都應通過銷售賬戶,結轉銷售成本。產成品發出的單位成本應按加權平均法或按先進先出法計算。征稅籌劃時,應注意有無少轉銷售數量,多轉銷售成本等問題。
以u201c產成品明細賬u201d付出欄、u201c產品出庫單u201d、u201c產成品發出匯總表u201d、u201c產品銷售明細賬u201d、u201c發出商品u201d明細賬等核對結轉銷售數量,然后計算發出產成品的平均單位成本與月末產品結存的平均單位成本比較,是否一致或接近。如果結轉的成本偏高,則應根據u201c產成品明細賬u201d數額,按加權平均法或先進先出法計算出正確的應轉銷售成本的單價,調整多轉的銷售成本。
(三)產成品期末結存的征稅籌劃
對產成品期末結存的征稅籌劃,主要審查u201c產成品明細賬u201d結存欄的數量和余額有無異?,F象。
征稅籌劃可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先核實u201c產成品盤存表u201d,再將u201c盤存表u201d與倉庫u201c保管賬u201d核對,核對時要注意前有無以白條頂庫存的情況。然后,將u201c產成品明細賬u201d與倉庫u201c保管賬u201d或u201c產成品盤存表u201d核對一致;另一方面是檢查結存欄的平均單位成本,將期末數與期初數以及其他月份平均單位成本相比較,如果變動較大,則應采用企業的計算方法進行復核。對結存欄出現有數量無金額或赤字金額,無數量赤字金額,有金額無數量和數量金額都是赤字等異常情況,應查明是核算錯誤還是多轉銷售成本或少轉銷售成本所造成。其征稅籌劃方法與檢查庫存材料異常余額的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