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貿易術語
第一部分 知識點梳理
貿易術語(Trade terms),又稱貿易條件或價格術語,是指用一組英文短語或縮寫字母來明確價格的構成以及買賣雙方的費用負擔、交貨地點、責任承擔、風險劃分、手續承辦等界限,是進出口商品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
國際貿易慣例是某些商業團體、學術機構試圖統一對貿易術語制定一些通用解釋和習慣規則,國際貿易慣例與國際條約最大的不同是,國際貿易慣例一般不具有普遍約束力,其適用以意思自治為主,只有在當事人決定采用時才對合同雙方有約束力。其中在國際上影響最大的主要有:
1.《1932年華沙一牛津規則》:對CIF合同的性質、買賣雙方的責任、費用、風險劃分以及貨物所有權轉移做了解釋。
2.《(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解釋了EXW、FOB、FAS、CF、cIF和EX DOCK六種貿易術語。
3.《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00年1月1日生效,是國際上影響最大的國際貿易術語慣例,由國際商會制定并經過多次修改。
《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將貿易術語按照不同性質、不同交貨地點、買賣雙方所承擔的責任、費用、風險程度,將貿易術語分為E組、F組、C組和D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