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中國對外勞務合作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視對外勞務合作業務,朱镕基總理在《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中明確指出,u201c要繼續發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u201d。但實際上,對外勞務合作一直沒有享受到與商品貿易和其他服務貿易相同的優惠政策,政策支持不能滿足國際市場的要求和業務發展的需要。
國家目前對對外勞務合作的政策出發點基本上以u201c嚴格管理u201d為主,而較少考慮u201c政策促進u201d方面。u201c嚴格管理u201d對于規范中國對外勞務合作的經營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u201c政策促進u201d措施的缺乏,使得對外勞務合作的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可以說,對外勞務的業務基本上是依靠經營企業自身的力量發展起來的,為國家賺取了大量的外匯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中國服務貿易的逆差狀況。
實際上,WTO 對服務貿易的補貼尚未有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WTO 目前并不限制成員對服務貿易進行補貼。實際上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對服務貿易出口給予不同方式的補貼,如美國和英國都給予本國建筑企業在國外市場考察、信息服務、市場開拓等方面給予補貼 ;許多發展中國家也都在采取積極的財政支持措施,鼓勵勞務輸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面對 21 世紀國際勞務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國對外勞務合作要完成u201c十五u201d規劃的目標,為增加就業、創造外匯收入和社會穩定作出更大的貢獻,在宏觀管理層面應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加強以下方面工作 :
勞務是一種特殊商品,因此,在對外勞務合作過程中出現各種糾紛在所難免,古今中外,沒有例外,關鍵是要把業務發展中可能發生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中國人口眾多,對外勞務合作是貫徹u201c走出去u201d開放戰略,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緩解國內就業壓力、實現再就業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增加外匯收入、提高人才素質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為此,應積極鼓勵各類人員,包括高技術人才到國外就業。
在綜合現有部門規章的基礎上,盡快出臺國家級完善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相關法律,使中國對外勞務合作在法制化的進程中再上一個臺階。
對勞務合作較多和潛力較大的國家,簽訂雙邊勞工協定 ;在 WTO 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中,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在開放國內市場的同時,力爭發達國家的勞務市場準入機會,以實現u201c市場換市場u201d;加強與印度、菲律賓、印尼等勞務輸出國合作,共同促進發達國家更多開放勞務市場,并促進學歷、資格的相互承認。
服務貿易出口是中國外貿出口的弱項,需要國家給予支持,而對外勞務合作是中國服務貿易u201c走出去u201d中有比較優勢的項目,因而有必要對對外勞務合作提供資金支持,以帶動服務貿易出口的擴大和縮減逆差。鑒于 WTO 對服務貿易補貼尚未有明確限制,因此,可借鑒菲律賓的做法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加大財政支持,如建立u201c對外勞務合作發展基金u201d,或擴大原有外經貿促進基金規模,在其項下建立u201c對外勞務合作專項基金u201d。
借鑒其他勞務輸出國的成功經驗,逐步推行代理制,進一步明確經營者、勞務人員及政府相關部門的權利、責任和義務。
規范經營主體行為,維護市場經營秩序,扶持有實力的高質量的勞務公司 ;同時,要保護經營者的利益,依法公正處理糾紛。
根本上要依靠國家立法和外經貿、外交、公安及駐外機構等有關部門合作加以解決,在此基礎上給予法律援助、資金支持和領事保護。制定剛性、統一的收費辦法并嚴格執行,以解決收費中存在問題。
適應國際市場專業人員需求增加的趨勢,政府部門應引導企業加強技能培訓,培養能夠適應市場需要的專業人才,建立外派勞務人才儲備庫。
加大在全社會范圍內正面宣傳,建立廣泛的社會服務體系,包括信息服務、金融、外匯服務和其他社會服務,加強與外交、公安、 勞動等部門的合作。
加大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在行業自律、業務促進和規范協調等方面的作用。
總之,擴大對外勞務合作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但政府的宏觀管理至關重要,建立并完善既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體要求、又具有中國特色的、與國際通行做法相銜接的外派勞務管理體制,輔之以相應的促進措施,中國的對外勞務合作業務將產生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