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在全國海關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工作會議上,盛光祖署長提出了u201d保稅貿易u201d這一總結歷史、前瞻未來的全新概念,保稅貿易涵蓋了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保稅服務三大主體,既與企業的發展需求相吻合,又順應了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潮流,充分體現了海關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精神。相對于運作多年、比較成熟的保稅加工和保稅物流,保稅服務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令人欣喜的是,海關已經在保稅服務領域開始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近年來,中國海關在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支持企業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保稅監管領域的規章制度不斷更新和完善,海關監管手段也逐步實現了電子化和網絡化。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越來越廣泛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競爭和合作,中國海關為推動保稅業務發展不斷優化監管、強化服務。
在此背景下,集知識性與實用性、政策性與操作性于一體的《中國海關保稅實務大全》行將付梓,這是更好地推進和規范保稅業務發展的一件好事。
保稅業務符合我國國情,是我國結合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和市場,緩解就業壓力,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參與國際分工,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貿易方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保稅業務突飛猛進地發展,保稅形式日趨多樣化,發展態勢也不盡相同;加快保稅加工業務轉型升級、支持中西部地區承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的需求日益強烈;以服務外包為代表的新興的保稅服務正在成為新的外貿增長方式。日益壯大的保稅業務已經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