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商品交換國際化、資本國際化和生產國際化趨勢的不斷加強,國際分工日益深化,并逐漸形成了以產品內分工為主的國際分工體系。而中國則是通過加工貿易的方式參與國際產品內分工,并在其中確定了自己的重要地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加工貿易取得了飛速發展,并帶動了對外貿易的非線性增長。2009年。中國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二位,而進出口總額則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一,這其中加工貿易的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中國所從事的加工環節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加工貿易增值率仍較低,對相關產業的帶動與輻射作用也較為有限。近年來,理論界對于加工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作用的關注逐漸加強。筆者對這一問題也一直抱著濃厚的興趣,一直試圖從理論與實證兩個角度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探尋加工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影響路徑以及中國通過加工貿易參與產品內分工所獲得的實際利益。撰寫博士論文為我進行這方面的初步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而本書正是在我的博士論文基礎上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