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算貨幣流程圖
1、人民幣尚未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匯率形成機制不健全,國際結算的匯率風險較大。目前,人民幣只在經常項目下可兌換以及現行的銀行結售匯制度,使我國與其它國家的貿易收支不能自由進行結算,企業貿易項下的外匯收入必須賣給銀行。而外匯匯率則是由中央銀行綜合各方面因素(如政治性因素u2014u2014維護金融穩定)制定,企業創匯成本即使大大高于現實匯價也得出售,這不僅使外貿出口企業蒙受一定的匯率風險,而且也給辦理國際保理、包買票據等國際結算業務的商業銀行帶來較大的匯率風險。
2、中國商業銀行辦理的國際結算業務品種較少,難以適應客戶的需求。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辦理的國際結算業務僅限于信用證、托收、匯款等傳統結算品種,對于融資性的結算業務還只是處在探索、開發階段。
3、結算技術電子化、網絡化程度不高。商業銀行雖然對一些常規業務基本實現了計算機處理,但很多分支機構尚未加入SWIFT系統,大部分國際結算業務還未完全實現自動化。與國際大銀行擁有現代化的電子網絡、國際結算各環節自動化處理相比,我國銀行業國際結算的工作效率相對較低,因此,難免使國際結算業務大量流失。
4、國際結算從業人員素質不能夠適應國際結算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在中國,由于歷史原因,銀行封閉經營多年,既有國際金融知識又熟悉計算機、外語的國際結算人才嚴重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