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臺積電凈利潤為3453.44億新臺幣,這是該公司近5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事實上,不單單是臺積電,2019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的表現總體不佳。
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給出的數據顯示,2019年行業的全球銷售額為4121億美元,同比下降12.1%。按照地域劃分,美洲的年銷售額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3.8%,而中國的年銷售額則下降8.7%。
受國際局勢等諸多因素影響,2019年全球經濟環境并不平穩,再加上互聯網行業內受人口紅利退潮以及全球投融資事件的減少而發展趨緩,半導體行業作為互聯網硬件基礎,在銷售方面或多或少也遭遇了阻力。
不單單是不可抗力引起的變化,臺積電自身也出了點問題。2019年1月,臺積電發生了晶圓污染事件。公司對外解釋稱是由于供應商提供的光阻液不合格,流水線上的晶圓被化學物質污染,導致大量晶圓報廢。
供應鏈環節出錯,造成的原料浪費不僅為臺積電帶來上億元損失,同時也影響到臺積電16/12nm芯片后續的產能和交貨時間,連帶影響到英偉達、聯發科等多家臺積電客戶的處理器產品產銷,在業內產生了較大影響。
對于財報數據造成的影響也很直接,2019年Q1季度臺積電總收入為2187.04億新臺幣,較2018年同比下降11.84%。
根據財報數據,臺積電去年總體營收呈增長趨勢,部分原因也與全球大環境有關。根據SIA的調研結果,2019年下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情況迎來轉機,Q3、Q4銷售額逐漸回升。
通過數據得出,臺積電近兩年單季度營收同比有所波動,原因之一在于:一般情況下,臺積電收入變化趨勢受到客戶季節性出貨的影響。
臺積電凈利潤和總收入同比變化都反映出,即使是臺積電這樣的大型企業,身邊仍有各種不確定的影響,除了上述提到的全球宏觀趨勢、生產過程和銷售因素,還有材料因素。
半導體主要的材料硅片在我國仍存在供需缺口,2018年來硅價格持續上漲,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硅片在接下來或將陸續降價,不過,目前硅價局勢尚未統一,接下來只能靜觀其變。
2019年臺積電的營業成本為5772.83億新臺幣,同比增加8.19%,硅價變化將影響到臺積電的營銷成本。
如今IC無晶圓廠成為主流,加上英特爾2018年年底宣布放棄晶圓代工業務,市面上能與臺積電競爭的代工企業越來越少,臺積電與客戶間形成了較強的依賴性。
雖然好處很明顯,但這也意味著除了半導體制造業,臺積電還將受到其他行業的影響,商業環境的復雜度提高。
根據1月16日臺積電對去年Q4的財報分析會內容,臺積電預計今年Q1收入能達到102-103億美元,而根據1月份的業績報告,臺積電的合并收入同比增長32.8%。
2020年,半導體制造行業的大環境有了回升的趨勢,臺積電CEO魏哲家認為今年半導體制造業和整個半導體市場同比都將有所增長。
對于營收,臺積電比較樂觀,但并不代表臺積電在其他方面能夠高枕無憂。
就目前的情況分析,臺積電的發展之路并非一片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