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提到敦煌這個詞還是因為好幾年前去了一趟外貿平臺敦煌(DHgate)總部,這些青海甘肅大環線在敦煌住了兩晚。從大柴旦繞行U型公路和水上雅丹后在走G315穿越無人區去敦煌,當然無人區上都是游客。
早聽說莫高窟是需要預約門票的,查看了一下按我們的行程只能預約到B類票,可以參觀四個窟。A類票是可以參觀八個窟的,不過需要提前大半個月才能預約上,碰到旺季需要一個月。上午去了鳴沙山月牙泉,晚上回去發現整個額頭給曬糊了。爬上鳴沙山俯瞰了一下月牙泉,全程感受猶如爬白云山,當然沙山爬起來特別累,因為一腳踩下去沙會下沉。
下午去了莫高窟,還是一樣的曬,走馬觀花走完四個窟。當然那里的講解員都非常棒,很有氣質的站在那兒給你娓娓道來這個窟里面的故事。如果不了解背景歷史,可能覺得里面只是一屋枯燥的壁畫,當然我自己現在就處在這個狀態。
晚上去看《又見敦煌》的演出,本來定的是9點的場,但是期間有工作人員打電話來說票賣完了,能否改到十點。九點半開始入場,一直到演出開始我們都是站著,大家都很懵逼,一會兒這個角落冒出個人講點故事,一會兒那個旮旯又站出個人。場里面燈光很暗,誰說話燈光就會打給誰,后來了解到這是一場沉浸式演出,由于以前從未體驗過,感覺非常特別。
第一場像是一場模特走秀,只是這些模特都是敦煌的歷史名人。別人可能不知道,但是有一位“王道士”你一定不陌生。仿佛穿越到千年之前的敦煌與他們擦肩而過。
第二場則是講了王道士
王圓箓,百般無奈將發現的經書賣于外國人的心理狀態。想當年上學的時候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是心中一萬個唾棄王道士,為了幾百兩碎銀就將國家寶藏給賣了。現在慢慢了解到晚清時期一個清政府本身皮之不復,根本無暇關心這些皮毛。二則當地官府對此處的藏經也不重視,具體點就是縣老爺可能是買來的,本身就沒有文化。
第三場小房間,第四場才坐在向劇院樣的地方看完了正常演出。
如果說去了敦煌,那就一定要去看《又見敦煌》這場劇,因為他們把窟里面壁畫的人物給活過來了。也只有到了這里才能感受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那種復雜感情,因為出了陽關根本就看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