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進出口3827億元(不含雙流園區),
同比增長24%,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57%,
進出口總額已連續21個月
在全國近百個綜保區中蟬聯桂冠,
成為拉動四川省外貿進出口增長的主要力量。
聚焦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 助力電子信息加工制造業發展近幾年,成都高新區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以綜保區為核心區域,聚焦“
一芯一屏”主導產業,兼顧下游網絡通信、智能終端等應用領域,確立功能區
“芯”、“屏”、“端”、“網”四大產業主攻方向,形成了以綜保區為核心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在綜保區的發展過程中,成都高新區這樣做↓↓↓? 秉承“圍網內外良性互動,共同促進產業發展”的理念,依托綜保區的產業基礎,對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實行圍網內外統一規劃、統一招商、資源共享、協同發展,聚焦“芯屏網端”優勢產業制定招商地圖,按產業匹配度動態分級,鎖定一批產業鏈關鍵節點項目重點招商;
? 圍繞重大項目構建產業生態鏈,打造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高效高質量發展。
結合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的契機,
成都高新綜保區同步取得了較大發展,
聚焦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
強化產業生態圈配套建設。
2018年:成功引進為京東方項目配套的日本出光興產新材料項目入區;
在土地已趨于飽和的情況下,加快推進綜保區現有企業增資項目落地,吸引企業實現國際國內產能二次轉移,推動加工貿易做大做強。
2019年: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規上企業產值2760億元,同比增長17.5%;
內有6個新增投資項目在實施,包括英特爾駿馬項目、宇芯生產線改造和三期新廠建設項目、芯源系統(MPS)增資和研發中心項目、莫仕擴產項目等,簽約投資額達到30億美元左右。
此外,成都高新綜保區鼓勵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開展委托加工業務。
區內企業健進已開展委內加工,承接了國內三家全球制藥前十強企業的藥品加工業務,幫助區外企業生產抗腫瘤注射劑產品。2019年,該公司接受委托加工業務實現收入1.25億元,同比增長43%。。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加快推動園區轉型升級數說成都高新綜保區:截至目前,成都高新綜保區入駐企業近40家,其中加工貿易企業20余家;
從業人員近10萬人;
園區聚集了英特爾、德州儀器、戴爾、富士康、莫仕連接器等高端制造企業;
擁有一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6座封裝測試廠,區內外聯動,形成由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及配套項目組成的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蘋果、戴爾的平板及筆電等智能終端產品在此生產,為全球平板電腦及筆記本電腦的重要生產基地;
有5家航空精密儀器制造企業;
有1家通過美國FDA認證的研發、制藥企業;
目前,園區土地利用率在95%以上。
“
成都高新區將以綜保區加工貿易產業為基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建設加工制造中心,加快建設研發設計、物流分撥、檢測維修中心,適時培育銷售服務,積極營造高效、優質的營商環境。
”
成都高新綜保區根據一區多園的實際情況,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主動改革創新,
從2011年起先后創新實施:
? “7×24小時”預約通關保障企業零庫存運轉,“區間結轉”滿足特殊區域間貨物的高效流轉,并在全國推廣;
? 實施智慧物流模式改革,構建“報關信息推送系統、光學號牌自動識別系統、電子運抵自動觸發系統、‘提前申報+布控查驗’”機制,進一步減少物流時間,節約企業成本,為企業運營打造更高效、更優質的通關平臺。
2019年底,成都高新綜保區出口整體通關時間0.96小時,進口整體通關時間23.36小時,較2018年分別壓縮36%、51%。結合綜保區實際,積極復制自貿試驗區先進創新經驗,先后復制境內外維修海關監管制度、海關企業進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間保稅貨物流轉監管模式等,推廣復制的創新經驗中有關綜合保稅區的內容已全部落地。
編輯:嚴沁珂
轉載請注明來源:“成都高新”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