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0年國際物流市場可謂跌宕起伏,每天都在上演如過山車般大起大落的市場行情,有人抓住了機遇發家致富,有人則錯過高速發展的列車依舊原地踏步懊惱不已,其實行業景象堪稱百年難得一遇。在此之前國際物流行業猶如溫水煮青蛙一般,在其他行業面前都是默默無聞的一個平凡職業,所有的一切改變都是發生在英勇的武漢人民打響“抗疫”攻堅戰的第一槍響時。
一,極度深寒 2019年春節臨近前所有人都跟往年一樣在準備登上返程回家的列車,雖說武漢有嚴重的傳染病情況消息已經不脛而走,但是人們潛意識還是認為這這次一次較為嚴重的區域事件,只要自身多注意回老家幾天過個愉快的春節就要照常回到奮斗的城市中。
Adam是眾多在深圳做國際物流從業者之一,在春節前半個月前往香港出差時就觀察到有少數香港同胞在地鐵站上已經佩戴上口罩,其中一個青年人生在一次禮貌讓座之后還有意識在包里掏出噴霧時擦雙手,但是還以為是新型手霜。左上角的電視廣播也在報道武漢疫情的消息,呼吁港人近期別前往該區域。Adam當時腦海里只有業務的談判片段,對這些細節并未在意。春節放假前,出于政府的呼吁已經有很多同事開始前往藥店采購口罩,而且也有個別的同事反饋附近的藥店口罩已經售空,只能前往較遠的地方才能購買到。多數人就這樣懷揣能購買的少量口罩踏上了春運的歸途。
但是當所有人都回歸家庭時,每天從電視里面看到疫情的發展是呈現幾何倍數增長,當時間全國都陷入到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而至有些同胞深陷在疫情的中心地帶承受我們無法想象的心里壓力。啥時間全國門庭若市,街上空無一人。本來7天春節假期,一下次延長了一個月,中國的經濟一下子就暫停了一個月。各個行業的人都無法看到光明的未來。每當夜幕降臨時Adam都會眺望窗外寂靜的馬路思索自己的職業生涯該何去何從,就在黑夜中,手機屏幕照射出來的信息看到,有幾個客戶朋友發來信息,都準備在國外采購口罩支援中國的抗疫運動,具體的物流和清關流程需要如何操作。
二,復產復工 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之下,中國的疫情逐漸得到緩解,經濟開始緩慢而有序的恢復。但是經過這一次打擊所有人都對眼前的一切都沒有任何信心。畢竟一復工,企業馬上要面臨繳納房租,工資等壓力,員工要面臨房租,房貸即使已經上班也沒有任何業務開展的壓力。對于深圳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已經停擺了一個月的工作,后續工作也無法正常開展確實力不從心。
樂觀的人總能在危機之中發現發展的良機,Adam和其他國際物流從業人員一樣,自從收到客戶的物流需求在收到復產復工的通知后就馬不停蹄趕往前線,為中國的抗疫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中國嚴重的疫情,牽動著所有海外的華人同胞和國際友人,大家紛紛貢獻自己的力量采購防疫物資發往中國,由于國內很多行業都處在緩慢的恢復中包括物流行業也是一樣,而且很多國家都停飛了前往中國的航班,物流通道的不順暢使得國際貨代這個職業第一次走向了舞臺中間,貨代人紛紛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人脈關系,聯系航空公司和船務公司開辟全新的物流通道,進口報關也是申請特殊的綠色清關,全體物流從業人員上下一心通過以最快的方式解決國人的問題。
三,全球疫情爆發 在共產黨的領導之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舍棄中國一個月的經濟發展為代價,讓中國的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國際社會中慢慢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很多國家準備把中國納入疫情國,短時間內不會讓國人前往中國,中國進口的貨物也有嚴格的限制,這以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的進出口貿易跑不起來了。就在行業從業人員開始擔憂未來之時,全球疫情爆發了。
疫情的全球爆發使得傳統的貿易暫停,但是中國已經恢復產能,這時候全球各國紛紛先中國訂購防疫物資,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東方的猶太人,雖說很多行業都沒恢復,但是很多人開始嗅到這個商機,西班牙一個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售價已經漲到了2000人民幣一個,稱為很多人的口頭禪,視乎一夜之間口罩已經代替了美金稱為世界的流通貨幣。國人都砸鍋賣鐵投入到防疫物資的生產運動中,一時之間深圳的街頭,即使非國際貿易的從業者都拿著電話在溝通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訂單。但是貨物生產好之后又如何出運到國外,這時候貨代從業人員又一次站在了舞臺中央。
包括Adam在內的很多估計物流從業人員每天都會受到很多幾千萬運費的防疫物資詢價,而且不少都說剛剛投入到這場防疫物資的估計貿易的人員,對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一無所知,他們就只有一個要求,貨物已經生產好了不惜一切代價要盡快運輸到其他國際去。但是當時的物流行業也面臨諸多困難,由于疫情全球爆發,最快捷的物流方式空運已經癱瘓,因為很多國家都停飛了客運飛機閉關鎖國,就剩下的貨運飛機數量相當有限,一時之間很難滿足井噴式的國際空運物流需求,這時候我國物流從業人員也展示了極高的商業頭腦和專業智慧,包機孕育而生。在平時的國際貿易中,能夠承受包機的業務不過,做成一單已經夠貨代企業吹捧很久,但是在疫情之下,已經嗅到商機的從業人員已經開始低價開辟包機路線,一下子從主流的廣州,香港,上海,北京等大型機場,到成都,沈陽,重慶等小型機場陸續有包機飛往世界各地,而且還推出了駁船過港,空空聯運等極具特色的物流服務,不惜代價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快!每個貨代的從業人員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四,中國出口倍增 中國的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很多產業都開始恢復到往期水平。疫情前積壓的出口訂單開始陸續生產,而且世界疫情逐漸加劇復產復工遙遙無期,出口的訂單無法按時交付,導致世界很多采購商把目光投向中國。所以在10月份開始,中國的出口開始急劇上升。但是也在這個時候面臨更加嚴峻的物流問題。
國際物流的主要方式來自海運,世界貿易的運輸方式70%以上都是通過船運來完成,成本更加低廉。2000多年前,古希臘海運學家狄未斯托克曾經說過“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但是由于疫情時,很多船公司都是悲觀心態面對市場情況,開始紛紛停運運營的船舶來降低運營成本。而且國外疫情嚴峻,即無法出口而且物流進度緩慢很多集裝箱都滯留在國外碼頭,無法回流到中國。以上2點根本原因導致中國在10月份開始進入了瘋狂的海運市場。
10月份第一周: 遠洋航線開始大幅漲價50-80%。
10月份第二周: 被譽為運價最穩定的東南亞運價開始急劇上升,有些地方本來50美金的運費,一下就漲到2000美金,接近40倍的漲幅。
10月份第三周:各個船公司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柜情況,最為嚴重的就是MSK,CMA,HPL等國際大船公司,WHL,TSL,EMC等中型船舶公司其次,我們的COSCO由于在中國本土有強勁的內貿柜補充,暫時影響不大。
10月份第四周:很多船東開始限制打單,拿到了倉位不等于就可以提柜,特別是EMC,CMA,MSK等船舶,一時間出現拍賣可以打單的SO,以及找黃牛買柜子等。
11月第一周:各個航線的運價倍增上漲,缺柜情況更加嚴重,由于海運不順利,很多出口商開始擠兌國際鐵路,也出現了搖號出倉位的現象。運價和缺柜情況一夜之間直接比肩海運。
11月第二周:由于市場的剛需太過強勁,很多貨代開始為各自的客戶提前先預定倉位,但是這樣導致了貨代在無明確的訂單情況下跟船東預定倉位,個別貨代也在伺機囤積倉位。一時之間市場開始出現一倉難求,一柜難求的情況。
11月第三周,市場缺倉和缺柜情況日趨嚴重,市場開始出現炒賣倉位情況。一個柜子運價都是在高價倒賣,而且即使拿了倉位,有些船東還得支付額外的費用才能打單提柜,市場價格一片混亂的局面堪稱百年難得一遇。
11月第四周:由于運費高漲墊付資金成本高,市場運價混亂,市場秩序混亂造成工作成本上升等因素,貨代開始逐漸向終端客戶加收較高的傭金服務費。
12月第一周:船東公布近期財報顯示,在最近一輪瘋狂漲價的情況下,EMC實現了2000%的業績激增,其他船東也是基本都是用一句話概括“用3個月時間實現了前10年利潤量的總合”,海運股價紛紛上漲,COSCO和SITC連續漲停,OOCL在11月份30塊錢到60塊錢只用了20天時間。在面對船公司高額收入面前,貨代企業的增長只能說是九牛一毛。
12月份第二周:目前開始到1月份貨代已經無法跟船東再訂艙,因為市場的倉位早已經預售一空,有些船東和一級代理也出臺了虧倉取消費等措施。而且面對瘋狂的市場,以及國外疫情導致物流的不流暢,集裝箱堆積在碼頭遲遲無法派送。有些船東已經宣布不在接受任何新的業務訂單,而且有些貨代已經劍走偏鋒,自己租船和租集裝箱為客戶解決物流問題。
12月份第三周:船東公布2020年1月份歐洲基本港運價,其中英國菲利克斯托港已經達到1萬2美金海運費,南美和美國也已經到底有史以來最高位,可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畸形的市場價格讓貨主望洋興嘆。
12月份第四周:離奇的運費讓很多終端消費者大呼實在消費不起,之前火熱的倒賣現倉的市場開始陸續降溫,不少倉位臨近截關賣不出去都取消。東南亞的運價開始趨于平穩,其中部分港口開始有小幅降價,市場是否會回顧于理性有待觀望。
五,2021年國際貨代市場展望與分析 Adam和其他同行業從業者一起經歷了2020年國際物流市場從低谷到高峰,從每天面對幾千萬的防疫物資生意到每天都在找倉位和柜子,每時每刻都在忙碌中渡過,每天的市場行情如同過山車般的市場變化,引用周星馳一句經典名言“人生大起大落,實在太刺激了”。
當新年的鐘聲響起,2021年中國的貨代行業將面臨怎樣的問題應當如何發展和面對?
1. 世界疫情無法得到控制,物流行業就無法穩定發展
在這次疫情中,有些人把握了商機一步登天,但是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只能穩定的市場才能逐漸得到發展的計劃。疫情一天沒結束,中國或者世界其他國際都有可能第二次大規模爆發,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都是渺小的,定時炸彈不拆除,包括其他行業有可能都將馬上覆滅,所以建議物流行業經營者需要每天都做好最壞的打算。
2. 終端消費者能否為漲價買單
2020年底高端的運價刺激著每個人的神經,船東和生產商就是相互之間唇亡齒寒的關系,天平往任何一方徹底傾斜都將打破整個平衡,我們面對的客戶多數都是中間采購商,貨物清關到上架面向終端消費者還有很多的環節,面對高端的運價,物流不順暢導致產生的額外費用,最終都是終端消費者來買單,但是面對疫情的不穩定,國外經濟是否能及時復蘇,資金鏈是否能夠良性運作,特別我們做月結和國外代理的業務是否存在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依然還需要一段時間考證。
3. 抓住發展機遇,走向世界
筆者在眾多論述中多次提及,中國貨代企業的對手是在國外同行,而不在于內部。由于中國的貨代發展滯后,一直無法走向世界。導致物流最核心的運費一直掌握在國外貨代手上。這次的疫情,讓我們看到中國貨代已經有自己的能力解決很多困難的物流問題,但是需要把握發展機遇讓世界知道,解決物流問題的背后實際是默默付出的中國貨代從業者。是中國貨代能否贏得這場戰役勝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