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老師
網絡有關大學專業介紹的各類信息很多,遺憾的是,一是正確的“廢話”,一般人都看不明白,幾乎無法給大家帶來有實用性的信息。二是湊拼的大雜燴,錯誤顯見。鑒于此,翱翔高考根據自己的16年的高考志愿規劃研究及網報實戰經驗,后續推出覆蓋了目前高校 “大部分專業探索性的講座”。
每講座閱讀時間約為10—30分種,主要從“關于學科本身”、“ 學科的知識結構”;“專業前景”、“專業的文化氛圍”等方面,來解讀想學這些專業的同學的問題。敬請各位考生、家長關注史老師的微信號:15947228259或1075402352。
一、關于學科本身
“國際經貿”是指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經濟學(02)”下的“經濟與貿易類(0204)”,其中含兩個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020401)”和“貿易經濟(020402)”。
“國際貿易”屬于“經濟學”中的“應用經濟學”范疇,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通俗來講,是將“經濟學”的理論應用在實際的國際貿易場景中。
該學科研究的問題主要分兩個方向:“實務方向”和“理論方向”。
在各高校“國際貿易”的本科階段,會涉及的理論部分包括:基礎的經濟學理論,國際貿易理論等;用構建模型的方法研究“國際貿易”對雙方的收益,是否該進行“國際貿易”等各種理論問題。
此外,“國際貿易”也是個實務性很強的學科,包括國際貿易政策、國際貿易規則等,主要研究目前的國際貿易現狀、國際貿易方法等。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的深入,企業的全球貿易變得越來越常見,現在大的公司都會涉及“國際貿易”業務:從海外進口原材料、礦產,對外出口產品、半成品,作為中間商買進賣出商品等等。其地位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重要,相關的理論和知識也會越來越重要,人才的需求也會持續存在。總之,是個重要性隨時間不斷上升的學科。
相比于其他經濟類學科,國際貿易學覆蓋的相對比較廣的。由于學科的性質,在大一、二學的內容與其他財經類學科非常相似,首先從財經類的基礎課程入手:學習數學及統計學的基礎;學會計相關的財務知識;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經濟類基礎知識;金融學相關的貨幣、銀行、債券等知識;經濟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商學、營銷學等等。
因此,畢業于此專業的同學對金融、會計、商學等也有一定的了解,也有在本科畢業后進入到相關其他財經類領域繼續深造或參加工作。到大三、大四開始,國際貿易專業的專業課增加,會有一半的時間鉆研模型推導和解釋,另一半的時間專注于實務性的案例研究、規則分析研究等。
整體來說,是一個文理兼可的專業,理論研究方向偏向理科,貿易實務方向偏向文科。學習中,有模型推導、計算等理科性質的部分,也有記憶并理解的實務部分,四年下來都會有一定的理論推導能力,同時會培養較好的經濟學素養,對整體的國際貿易格局和形勢有個深刻的認識。
二、學科的知識結構
1、本科課程體系
各院校在通識課和基礎課上選擇有所不同,但框架均大同小異。本科課程被拆分為:數學、經濟學、財經相關學科和國際貿易專業課程。對多數院校,會把數學、經濟學和財經相關基礎學科的相關課程放在大一、二作為基礎必修課,而國際貿易學的核心課程都放在大三、四上。
數學課程:
數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基礎課,所有經濟學的理論都是建立在高等數學的基礎上的,因此數學是經濟學必不可少的基礎也是國際貿易專業必須要攻克的難關。通常在大一大二學年學完相關的數學課程,包括微積分、代數以及概率論三部分。通常是不要求掌握最難的一檔數學,但熟練掌握并理解相關知識至關重要,仍是之后國際貿易理論的重要基礎。
微積分類:
各院校因培養方向和難度的不同,配備不同的微積分類課程,難度從大到小分別為數學分析、高等數學和微積分,難度體現在對于數學證明的理解上。這些課程是整個現代數學體系的基石。作為國際貿易專業的同學,一般不要求掌握數學分析,各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基本掌握高等數學或微積分難度的數學基礎即可。
代數類:
主要關注于方程組的求解和矩陣的構建。課程涵蓋:如線性代數、高等代數和抽象代數等不同課程。一般,國際貿易專業的掌握線性代數即可。該課程的關鍵在于對線性空間的理解和把控,及使用矩陣解釋事物的能力培養。
概率論類:
涵蓋概率論、統計學等學科。概率論和統計學體現了如何對不確定性的把控和理解,計量和規劃。
經濟學課程:
主要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中最基礎的兩門課程,兩者的區別在于研究對象的不同,微觀經濟學以個體單位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在經濟活動中,個體經濟單位的行為,而宏觀經濟學以宏觀的經濟變量為研究對象。
微觀經濟學
是很重要的經濟學基礎課程,涉及到的市場供給需求關系,邊際效益等概念是日后其他經濟學課中很常用的概念,也是建立經濟學思維的第一步。
宏觀經濟學:
主要內容對國民生產總值(GDP)、CPI等指數的計算和使用,解釋不同的經濟變量(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匯率、利率)等對各個宏觀變量的影響的IS-LM模型等。建立非常深刻的經濟學認識,可對宏觀的各個變量的理解,非常有助于日后理解現實世界的種種經濟行為,對了解全球的經濟情況有很大的幫助。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日后學習其他經濟學課程的重要基礎。國際貿易專業的同學,經濟學素養是必備的,因此各高校本專業都會開設這兩門課程。通常說,不需要掌握高級微觀經濟學和高級宏觀經濟學,只需掌握到初級或中級,能用圖像或公式等手段來描述經濟學現象,解釋經濟學原理即可。
國際經濟學:
是國際貿易專業必上的經濟學課程,主要研究在國際貿易中發生的經濟現象相關的理論。主要研究對象有國際貿易理論、國際收支理論等,其中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等,從模型的角度解釋為什么要做國際貿易,它的條件及各參與方的收益情況等,是日后學國際貿易的重要理論基礎。
計量經濟學:
是經濟學課程中較困難的學科,以統計學為基礎,回歸分析作為其核心,目的著重于研究經濟變量間的關系。其對數學基礎課程的要求較高,通常在這門課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它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回歸分析是目前經濟學研究中很常用的方法,理解回歸分析的原理和相關的處理方法對以后的科研有很大的幫助。
財經相關其他課程:
會計學:
很多考生和家長在接觸會計學之前或多或少對其存在著一定的誤解,認為會計只算算賬目,沒什么價值,但其實會計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理解企業生產活動中的經濟活動,比如企業的固定資產如何折舊,工人的薪酬如何在科目間分配。只有理解會計的相關知識,才能看懂企業的經營狀況,才能在面對企業上百頁的財務報表時不會一籌莫展,不知從何下手。通常國際貿易專業會學習會計學基礎、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等相關學科。
金融學:
學財經專業的,金融學的知識是需要了解的,了解各種金融產品的基本概念、作用功能等非常有助于理解全球經濟的運轉,因此通常國際貿易專業也會有相關的金融學課程,比如金融學、中央銀行學、期貨與期權以及金融市場學等等。
經濟法:
經濟活動要在守法的前提下進行,學習財經類的都會學習經濟法相關的課程,國際貿易學也不例外。
2、細分方向
國際貿易的專業細分方向主要分為實務方向和理論方向。
國際貿易實務:
目前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國際貿易實務越來越多。其中涉及到很多具體的問題,包括責任的劃分,風險的劃分,航運的準則,貿易中使用的工具,貿易的支付方式等等,學習完相關的課程以后,將對國際貿易中的各個環節的細節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能夠了解國際貿易中各個環節的作用和細節
國際貿易理論:
是否能能創造財富?對雙方都會有利么?這些問題都是在國際貿易出現后思考的,而國際貿易理論就是從這些簡單的問題出發,通過模型推導等形式,在一定的假設下得出一定的結論。這就是國際貿易理論,從最開始的問題慢慢研究,不斷放寬假設,不斷使用更高級的模型和方法等。因此國際貿易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研究性學科。
三、專業前景
1、就業前景
該專業畢業后會有一部分進入相關的部門直接參與國際貿易實務,如海關、外貿公司、航運公司等。還有一部分以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廣泛的知識面,直接參與其他財經相關的工作,如企業財務部門、企業營銷部門、企業策劃部門、金融保險等公司。整體說,該專業的就業面是較廣的,財經相關的工作都有能力勝任。
2、深造去向
保研:相對來說較困難,財經類專業保研率相對較低,如中央財經大學的保研率約為10%。不僅需學習成績優異,還需不斷參與學校、學院的各種活動,在學生會、社團等活動中表現優異等。通常獲得保研資格,在大三時還需到指定院校的夏令營參加活動,通過夏令營的層層測驗和選拔,獲得舉辦學校的認可,才完成保研。
考研:常從大三開始準備,一邊完成課業任務,一邊準備考研考試。考研分為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類似于高考,對學習能力及心智心態都是一次考驗。考研需數學,政治,英語,和專業課四個部分,專業課是的重中之重。
出國讀研:可在海外院校申請相關的專業,也可申請其他財經類專業如商業分析、金融工程等。海外留學需要提前準備,一般在大二大三期間獲得符合自己目標院校要求的托福(TOEFL)和GRE等成績,并在大四上申請季完成成績單認證, PS(個人陳述), CV(簡歷)等內容。
四、專業的文化氛圍
國際貿易專業在財經類中不算太難,理論推導和數學計算的部分相對較少,更多的是概念的理解和思維方式的訓練。在低年級的學習中會涉及大量的理解記憶內容,這可能對理科生會不太適應,但這些是培養經濟學素養的必備過程,在背誦和理解的背后是經濟學思維方式的搭建。到高年級后會接觸到大量的模型論證推導,可能對文科生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財經類專業不僅僅要求對課內的知識有深刻的了解,也對課外的實踐的要求較高,無論是申請保研、考研、出國還是直接工作,對相關實習都有一定的要求,可能需要在寒暑假期間到各個工作崗位上提前了解工作的內容,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因此一定要做好準備。